繁体   简体  

沒有古手稿的《Q福音》也沒有基督復活

張逸萍

 

 

馬太馬可等福音書的作者怎麼可能知道耶穌講了什麼呢?於是有人在猜想﹕可能在當場聽耶穌講道的人中,有人找塊小紙頭寫下一些精警的教導。或者有人大受感動,然後告訴張三、李四、王五,口傳下去……可惜“口傳”無法證實,“小紙頭”也失蹤了。

自由派神學家假設摩西五經不是摩西寫的,是四個不同的人寫的,非常後期才被搜集成書(請見﹕摩西五經不是摩西方寫的?(駁斥“底本說”))。之後,他們也不放過四福音。他們猜想符類福音Synoptic Gospels馬太、馬可、路加的作者的資料來自《Q福音》,或者《Q》來源。

 

理論和發展史 [1]

近年的高等聖經批判中,有一項叫做來源批判(Source Criticism)。“Q”是一個典型的例子。“Q” 來自德文 “Quelle”,即來源之意。據稱,Q 乃是耶穌講過的話的彙集,而其他福音書作者乃以此為根據來寫作。

“符類福音”給任何讀者一個印象﹕它們之間有很多類似的話。這就是為什麼它們叫做“符類福音”。它們不僅出現相同的短語,更以相同的順序敘述。自由神學家們表示,它們的相似性不容易歸因於巧合。所以懷疑,它們可能取材自同樣的來源。(自由派的聖經學者們稱之為“符類福音問題”〔Synoptic Problem〕。[2]

早期教父們認為馬太是第一本成書的福音書。直到18世紀有人挑戰此說,並認為馬可福音寫得最早,然後馬太和路加都取材自馬可。這就是所謂“馬可居先說”(Marcan priority),也成為“Q”理論的基礎。

Q01


如果馬太和路加都取材自馬可,那些沒有記載在馬可的資料可來?直到1900年有人提出“Q”的想法,認為它的內容被馬太福音或者路加福音取用。推廣此說最有力的是弗里德里希·史萊馬赫 (Friedrich Schleiermacher)。於是有“雙源假說”(two-source hypothesis)出現,就是說,馬可福音和《Q》同時成為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資料的來源。   

Q02

 根據Q理論的大力支持者之一的麥伯頓(Burton Mack的說法,實際上存在著Q的四個連續樣式:proto-Q1Q1proto-Q2Q2Q福音》據說在3065年之間發展而有,然後才出現正典裏的福音書。 因此,Q應該與《多馬福音》(Gospel of Thomas[a] 一起提供資料。[3] 嘿,何不來個“Q3”“Q4”……

“口傳”呢?大概無法研究,所以沒有人能提出理論,解釋它們怎樣變為福音書的內容。

 

Q”內容

聖經中的各卷書,都有現存的古手稿,都被珍貴地保存於博物館裏。聖經學者們從中整理整理,於是得出今天的聖經原文章。良好的聖經翻譯本也是根據他們所整理的而翻譯。甚至次經和偽經都有手稿幸存。

Q福音》呢?如果你想一睹它的真貌,你也許會有點失望,因為它只存在於某些神學家的腦海中。即是說﹕它是一個理論,不是實體書卷。(這和“底本說”〔Documentary Hypothesis〕中的QEPD,有異曲同工之妙。)

既然“Q”的明確定義就是﹕「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所共有的資料,但不在馬可福音裏的。」[4]  那麼聰明的學者們就從這些相似之處往前推,就可以“重建”其內容!

研究非正典福音書的麥提遜(Mark M. Mattison)把《Q》翻譯為英語,說﹕「由於Q的手稿都無法古代留下來 ,因此翻譯是基於Q鑒定經文”(The Critical Edition of Q希臘文。」[5] 原來,《Q》的文本是「由國際聖經文學協會Society of Biblical Literature的“Q項目”重建的。」[6]

重建後,《Q》共有22章。[7] 下面是一些樣本﹕

4:3魔鬼對他說,你若是神的兒子,就吩咐這塊石頭成餅。

6:39 盲人能引導盲人嗎? 不都陷入坑裏嗎?

7:9  耶穌聽到時,他感到驚訝,對跟隨的那些人說,我對你說,即使在以色列,我也沒有找到這樣的信心。

10:3  [去!]看,我派遣你,好像《羊》在狼之中。

11:9 我告訴你,求,它將賜給你,尋找,你會找到,敲門,它將向你敞開。

12:40 您還必須準備好; 因為人子來的時候,是你沒想到的。

13:20 他又說:我要用什麼和上帝的國比較呢?

17:4 如果他一天七次得罪你,那麼七次也原諒他。

19:26 ……凡擁有的人,將得到更多; 但是從沒有的,從他那裡拿走他得到的。

 

到底有沒有《Q》?[8]

1)支持實有《Q》的原因

·         有一些資料,出現於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卻不在馬可福音。此兩本福音書有時甚至使用同樣的字眼。例﹕「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你們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瑪門。」( 6:24 16:13可見馬太和路加,在參考馬可福音之後,另有參考的資料。

·         路加也表示他有其他資料幫助寫作﹕「……有好些人提筆作書,述說在我們中間所成就的事,是照傳道的人,從起初親眼看見,又傳給我們的……」( 1:1-4

·         雖然我們現在沒有“Q”手稿,但不重要,因為很多基督教的文本也沒有留傳下來。大概一旦正式的福音書寫成之後,“Q”就沒有保存的價值了。

2)反對實有《Q》的原因

似乎比較多學者反對《Q》的實!他們反對的理由中,有如下幾點﹕

·         最強而有力的反對理由是﹕沒有現存的《Q的副本。

·         沒有早期的教父們明確地提及它,或者說有這樣的言論記錄存在。

·         仍有學者支持馬太是最早寫成的福音書,所以不需要有《Q》。

·         若有兩份文件都在馬可福音上,加添了降生和復活的記載,又增加了大量的言論,這兩位作者大有可能是互相認識,而不是巧合。

·         當兩個文檔包含共同的材料時,最簡單的解釋是,兩個文檔中的一個,使用另一個作為來源,而不必是同時使用第三個文檔作為來源。

·         甚至可猜測,馬可福音是從馬太和路加簡略而有。

·         雖然支持者說《多馬福音》發現,支持了“只有言論的福音書”的概念,但是現在重建後的《 Q》有敘事結構,而不僅是一系列的言論(例﹕41-2耶穌被聖靈帶領進入曠野42被魔鬼誘惑。 [他什麼都沒吃]四十天; ..他餓了。)。

 

慎思明辨

Q》似乎只存在於自由神學家的想腦海中,歷史上從沒有人提起它,也沒有任何手抄本,或考古學證據作為支持。此外,單從邏輯考慮一下,我們可以看見一些可疑之處﹕

1。福音書作者是目擊證人

福音書作者是目擊證人,或和目擊證人非常親近,根據目擊證人的見證而寫。

馬太雖然在他所寫的福音書中,沒有直接表示自己是目擊證人,但是我們都知道他是耶穌所選的十二個門徒之一(太99)。這十二個人都一直跟在耶穌身邊(例﹕ 20:1726),猶大離開之後,十一個門徒仍然聚集一起,得見復活的主( 28:16)。若馬太是目擊證人,他怎麼需要從《Q》取材,否則不知道耶穌講過什麼?

雖然馬可不在耶穌基督最早的門徒之列,但他後來歸信了,曾經和保羅同工( 12:25)他和彼得也有非常親近的關系,彼得稱他“兒子”(彼前 5:13)。馬可和他的母親馬利亞住在耶路撒冷;他們的家是最早期的一些基督徒聚集的地方(見﹕徒1212)所以他可能也曾跟在耶穌身邊,起碼是二手證人。

路加告訴我們,他曾經參考一些人的書﹕「……有好些人提筆作書,述說在我們中間所成就的事,是照傳道的人,從起初親眼看見,又傳給我們的。這些事我既從起頭都詳細考察了……」(路 1:1-3)但是這些被他參考的就是《Q》?我們相信不是,因為馬太的資料來自“從起初親眼看見”的人,所以大有可能是耶穌的門徒。“有好些人提筆作書”可能指馬太和馬可。無論如何,路加說他調查過,所以可能有一些是錯的或偽造的,可見他只取材自那些可靠的目擊證人。

順便一提約翰福音的作者使徒約翰,他也在書首表明自己是目擊證人﹕「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我們也見過祂的榮光」( 1:14

上邊提到的“符類福音問題”之所以是“問題”因為這三本福音書,有很多相似的言論。如果作者都是目擊證人,頂多是二手證人,他們所聽到的,都應該一樣,所以寫出來的東西,就非常相似。這樣才是正常。“問題”何在?想“符類福音問題”是自由神學家們無中生有。他們才是“問題”!

反之,《Q》的作者,不管是誰,沒有宣稱是目擊證人。

今天的自由派聖經學者們願意相信,目擊證人從非目擊證人哪兒得到資料!

 

2。不合邏輯之處

根據“Q”理論,《Q》只記載馬太和路加都有,但是馬可沒有的耶穌言論。這裏已經有幾個疑點﹕

·         有沒有可能《Q》故意省略馬可福音已經有的言論?為何?雖然對《Q》寫成的日期有不同意見,學者們認為“Q”比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早,甚至比較馬可福音更早成書,所以是“第一本福音書”。[9] 若如此,其作者怎麼知道馬可寫了什麼,而能避免重複?

·         有沒有可能《Q》只記錄耶穌的言論,而對所有事跡(降生、釘子死、復活)完全不顧?甚至短短馬可福音也不是這樣。學者們認為有可能,因為《多馬福音》也是只記載言論的。關於這方面,有兩個問題﹕(1)《Q》裏面有敘事(例﹕41-2耶穌被聖靈帶領進入曠野42被魔鬼誘惑。 [他什麼都沒吃]四十天; ..他餓了。);(2)《多馬福音》是一本偽經,就是說,它的內容有疑問。而且一般學者也認為它寫作很晚,可能在第二世紀。所以《Q》不可能向它學習。

·         那些只在馬太福音的資料(包括耶穌言論)或者只在路加福音的資料,從何來?例如登山寶訓(太5章),大部分不在路加,也不在馬可。這是《Q》不能解釋的!

 

3。另一位耶穌

請留意,四福音中很多重要的神學觀念都不在《Q》裏﹕ 

·         耶穌多次治病和趕鬼,在《Q》裏,只有一次提到百夫長要求耶穌去醫治他的兒子,耶穌稱讚他的信心,但沒有記載孩子得醫治。(7:2-9);

·         耶穌趕鬼也只有一次(11:14 );

·         沒有提到人有罪,只有說別人得罪你(17:4 );

·         沒有提到耶穌是神的兒子,只有魔鬼如此質疑(4:3);

·         沒有提到“基督”,但是,彼得認耶穌為基督一事,馬太、馬可、路加都有提到的;

·         沒有提到地獄,雖然在馬太、馬可、路加,耶穌都有提及地獄的說話;

·         沒有提到耶穌釘十字架;

·         更沒有提到基督復活!

也許學者們解釋說,馬可已經有記載,《Q》不必記載,這位《Q》的作者實在與眾(其他當時的基督徒)不同,或者別有居心?       

 如果《Q》耶穌和四福音的耶穌有如此重要的差別,我們不能不這樣看﹕《Q》不是學術性,或者釋經問題,這是神學問題。

 

4。“耶穌運動” 社團

 自由神學界名人布特曼(Rudolf Bultmann)提倡聖經高等批判。他相信我們對歷史上的耶穌知之甚少。福音故事大多是神話故事,每個故事都不過是針對某社團所面對的神學或實際問題(他稱之“ Sitz im Leben”,或“生活狀況”或者“生活處境”),因而故創造的神話故事。

所以我們今天看見自由派神學家和學者們,一直在尋求一個所謂“歷史的耶穌”。這是一個鼓舞人心的,但純粹是人性化的人物。“Q”理論的背後也不例外,有一個“耶穌運動”(Jesus Movement)社團。

麥伯頓說﹕“基督”不是耶穌,是一個希臘名詞,一個普通的形容詞,意即受膏者。為什麼這個社團,在他們的神話創造中採用這個詞呢?是用來代表天國和耶穌統治他們的社團。復活的想法,是表示正義得以伸張,因為他們正在被沒有資格統治他們的人統治。那些“耶穌運動”之人接受這個神話,應用在自己的處境中。[10] 

格德·泰森(Gerd Theissen)是最早提出“憤世嫉俗的智者”的人之一,他運用社會學模型來描述早期的耶穌運動,該模型假定宗教開始於一群無組織的烏合之眾,然後逐漸發展為有秩序的結構。[11]  學者認為這個社團在活躍於加利利,他們和耶穌一樣生活,也遵守耶穌的教導,例“愛仇敵”(6:27-28)“ 不要事奉瑪門”(16:13,都是這些不受歡迎的人的明智生存策略。

麥伯頓又說,耶穌在《Q》為這個“耶穌運動”留下指示,包括﹕「不要[攜帶金錢,也不帶口袋],也不要鞋,[也不要杖] .. [不要問候任何人]。」(10:4 )和「耶穌對他說,狐狸有洞,空中的鳥有窩。 但是人子沒有枕頭的地方。」。(9:58[12] 所以耶穌不僅僅是對傳統宗教領袖不滿,而且是一個到處漂流的苦行者。

這些推測都有誤,請見﹕「新約歷史的可靠性」的解釋。

 

5。忽略耶穌的應許和聖靈的工作。

新約,包括四福音,是耶穌應許的。他揀選使徒(路六13)。使徒被選為新約作者的原因有好幾點。首先,耶穌在世上三年, 使徒和祂一起、跟隨祂,是一個歷史上特有的經歷。耶穌「設立十二個人,要他們常和自己同在,也要差他們去傳道,」(可三14)又吩咐「你們也要作見證,因為你們從起頭就與我同在。」(約十五27

聖靈也特別與眾使徒同在 ,這也是耶穌應許的。耶穌說﹕「我還與你們同住的時候,已將這些話對你們說了。但保惠師,就是父因我的名所要差來的聖靈,他要將一切的事,指教你們,並且要叫你們想起我對你們所說的一切話。」(約十四25-26)「我還有好些事要告訴你們,但你們現在擔當不了。只等真理的聖靈來了,他要引導你們明白一切的真理,因為他不是憑自己說的,乃是把他所聽見的都說出來,並要把將來的事告訴你們。」(約十六12-13

自由神學家和高等聖經批判學者們完全忽略這一點。也許,他們根本不願意相信。

 

學者評論

除了上邊的批評外,還有很多福音派人士的話﹕現代最有名的護教學家之一的,剛剛安息的賈思樂(Norman Geisler)說﹕雖然自由神學家們喜歡引用,但是「沒有一絲證據,證明Q曾經存在。[13]

《鐵證待審》的作者麥道衛(Josh McDowell)說﹕「首先,從未有人找到文檔 Q 其次,對於 Q 的內容,沒有達成一致。 第三,沒有歷史證據或歷史家證明 Q文件存在。[14]

《真相系列》的作者安克伯(John Ankerberg)說﹕「目前對諸如拿戈瑪第經Nag Hammadi)文本和假設的Q福音之類的文本的興趣,是自由派人士的陰謀,為了要破壞新約正典的可信度。」[15] 阿們!

有趣的是,曾有一位布特曼的學生, 林南文(Eta Linnemann,居然反過來批評 Q 理論,她在一篇標題為《失落的“Q福音”——事實還是幻想?》的論文中,結論說﹕「Q已被證明是基於錯誤。 未經全面檢查就已推廣。……不論是出於歷史還是神學原因,都沒有理由放棄正典中的福音書,作為我們信仰的根本和神聖的基礎。」[16]

還有一位沒有自稱福音派聖經學者,顧達克(Mark Goodacre,寫了一本標題為《反對Q理論》(The Case Against Q[17]  的書,從他的學術立場反對《Q》的存在和整個理論。

 

約翰福音

上邊講的是自由神學家們對符類福音的誣蔑。大家也許想知道他們怎樣看約翰福音。這些批判者都認為它的歷史性比較符類福音次品,因為它對基督的描寫,和對事件的先後次序,跟其他三卷福音書不同。(記得﹕約翰福音中最多論及基督神性的話。)自由神學家認為約翰福音成書於第二世紀(因為愈遲成書,可靠性則愈低。)但當雷蘭蒲草紙片斷Rylands papyrus被發現,並認定是第二世紀初期的手抄本,這就證明約翰福音在當時已經流通散播,所以它成書於第一世紀的結論比較合理。又由於約翰喜歡用抽象名詞,如「道」(Logos),所以有人說它是一個受了希臘文化影響的人寫的。但這樣的講法,又被死海古卷推翻,因為在那些古卷中,也有這樣的字眼。[18]

布特曼曾經表示﹕「約翰福音根本無法被視為耶穌教導的來源。」[19]  這句話總結了自由神學家對約福音的態度。

 

耶穌研討會

上邊提到,今天的學者們都以“尋找真正的耶穌”為旗幟,創造一個自己構想中的,和四福音大有不同的“耶穌”。這潮流中有一個代表者——耶穌研討會(Jesus Seminar)。

耶穌研討會開始時,希望找聖經權威對耶穌所講的話投票,好決定那些是最可靠的,那些是早期教會傳統「冒充他的話」。工作計劃人主持人叫做Robert Funk)。他們出版了一本標題為《五福音》(The Five Gospels) 的 巨著 ,把四本福音書和《多馬福音》並列。

耶穌研究討會的七十四個學者怎樣對耶穌言論的真實性投票?他們非常有學者風度:他們將有顏色的球丟進一個盒子中來投票﹕紅色球表示「耶穌一定講過這句話,或者是類似的話,無可懷疑」;粉紅色球表示「耶穌有可能講過類似的話」;灰色球表示「耶穌並沒有講過這樣的話,但是話裡面的意思卻似乎是祂的」;黑色球表示「不是耶穌的話;這句話代表另一個後期傳統的觀點」。[20]

耶穌研究會只願意肯定十五句耶穌言論(紅色球),而且不是每本福音書都有,所以在福音書中,耶穌的「真」言就少過6%!換言之,在福音書中,所謂耶穌講過的話,有94%是在某程度上值得懷疑的,甚至是大錯特錯的。約翰福音所有全都是被投票為黑色!事實上,他們對《多馬福音》有更大的信心。

憑普通常理,我們可以知道﹕投票是意見調查,不是顯示真理。所以這樣的“研究討論”不過了顯示學者們不願意相信四福音中的耶穌。我同意《真相系列》的作者們的評論﹕「耶穌研討會充分說明了自由派的聖經批評學者巧妙的欺騙。[21]

 

結論

麥伯頓表示﹕這個發現〔Q理論〕,傾覆了基督教慣例中的耶穌形像。《Q》清楚地挑戰了流行的基督教起源的觀念。[22] 事實上,《Q福音》和“耶穌研討會”同樣顯出了今天的自由派神學家們根本不相信聖經,也不相信聖經中的耶穌。不但如此,他們也努力哄騙人,希望他們因不認識耶穌和他的救恩,於是被引導到滅亡去!

 

 

 

 



[a] 《多馬福音》乃新約偽經。請見﹕次經偽經怎樣來的?有什麼問題?



[1] 請參考﹕”Q Source,” Wikipediahttps://en.wikipedia.org/wiki/Q_source);“Q Document,” New World Encyclopedia (https://www.newworldencyclopedia.org/entry/Q_Document) Harrison, Waltke, Guthrie & Fee. Biblical Criticism: Historical, Literary and Textual. Grand Rapids, MI: Zondervan Publishing HouseSoulen, Richard. Handbook of Biblical Criticism. Atlanta: John Knox Press[2] John S. Kloppenborg, “Synoptic Problem,Oxford Bibliographies  .  [3] Q,theologyarchaeology (https://theologyarchaeology.wordpress.com/2017/06/29/q/ ).  [4] Stephen J. Patterson, The Lost Way: How Two Forgotten Gospels Are Rewriting the Story of Christian Origins  (NY: Harper One,, 2014), p.45.  [5] Mark Mattison, “The Gospel of Q” (https://www.gospels.net/quelle ).

[6] “The Critical Text of Q,” (http://web.archive.org/web/19990219224131/http://www.augustana.ab.ca/~bjors/q-english.htm ).  [7] 譯自﹕“The Critical Text of Q”

[8] 請參考﹕”Q Source,” Wikipediahttps://en.wikipedia.org/wiki/Q_source);“Q Document,” New World Encyclopedia (https://www.newworldencyclopedia.org/entry/Q_Document) [9] Patterson, The Lost Way, p.185.  [10] Burton L. Mack, The Lost Gospel: The Book of Q and Christian Origins (HarperSanFrancisco, 1993), p. 216-18.  [11] Gerd Theissen, Social Reality and the Early Christians: Theology, Ethics and the World of the New Testament (Fortress Press, 1992).  [12] Mack, The Lost Gospel, p. 87-88.  [13] Norman Geisler, The Big Book of Christian Apologetics, Baker Books 2012, pp. 464-467, quoted in http://storage.cloversites.com/makinglifecountministriesinc/documents/What%20is%20the%20Q%20Document.pdf.   [14] Josh McDowell Ministry, “What is the Document Q Supposed to be?” (https://www.bethinking.org/bible/q-what-is-the-document-q-supposed-to-be ).  [15] “John Ankerberg,” Rational Wiki (https://rationalwiki.org/wiki/John_Ankerberg).  [16] Eta Linnemann, “The Lost Gospel Of Q—Fact Or Fantasy?,” Trinity Journal 17:1 (Spring 1996): 3–18. (https://biblicalstudies.org.uk/pdf/tj/q_linnemann.pdf ).  [17] Mark Goodacre , The Case Against Q: Studies in Markan Priority and the Synoptic Problem (Trinity Press International).  [18] Harrison, Waltke, Guthrie & Fee. Biblical Criticism: Historical, Literary and Textual, p. 101-02.  [19] Rudolf Bultmann, Jesus and the Word (NY: Charles Scribner’s Sons, 1958), p. 12.  [20] Robert W. Funk, Roy W. Hoover, and the Jesus Seminar, The Five Gospels: The Search for the Authentic Words of Jesus (New York: MacMillan, 1993), p. 34-36.  [21] 安克伯、韋爾登合著,逸萍譯,《耶穌研討會的真相》(香港﹕天道書樓,1999),頁13[22] Mack, The Lost Gospel, p. 5.

 

 

 

 

 

 

 

 

 

回《穩如磐石的聖經》主頁

回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