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简体  

《为真道争辩》下册

第三十八章

心理学(中)和新纪元运动

 

张逸萍

 

 

现代心理学和新纪元运动界线难分,事实上,从心理学的鼻祖们开始,就已经和各种邪术结缘。 「心理学(上)主要学派」一文已经介绍了几个比较没有那么新纪元的学派,现在介绍几个比较灵异的学派,和一些基本上亦是新纪元的流行心理学。

 

 

心灵学 ( Parapsychology

早在十九世纪,伦敦的心灵研究社( Society for Psychical Research )开始研究灵异现象。到1960年代,美国出现了几位著名心灵学家,如杜克大学( Duke University )的莱恩( Rhine )博士,努力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很多人认为这是伪科学,旁门左道,但随着新纪元运动的流行,一般人开始对灵异事情感兴趣,因此,很多本来接受正统训练出身的心理学家开始走上这条路,于是心灵学也慢慢登上学术大雅之堂。

这门「科学」专门研究、实验、和解释各种超自然现象, Extra-sensory perception) 、心灵致动( Psychokinesis ) 、超感知觉( Clairvoyance ,或作千里眼)、超感听觉( Clariaudience ,或作顺风耳) 、预感( Precognition ) 、自动书写( automatic writing ) 、通灵、召魂会( necromancy ) 、巫术、魔术、濒死经历(Near death experience) 、灵魂出窍(Astral projection 等等。心灵学家的工作包括调查灵异现象报告的可信性,设计实验去测量灵异能力的真实性和设法用科学方法去解释。所以研究员虽然打着「科学实验」的名堂,但试想,人若参与召魂会,或者训练自己能自动书写,他们实际上是参与邪术。

心灵学家以灵异现象为自然的事,只是不寻常而已,而灵异能力亦是正常的人类本能,只是在某些人身上比较明显。当这些灵异能力在有意无意间被运用的时候,灵异现象就产生了。可是普通常理和圣经例子都告诉我们,人没有灵异潜能,请见「新纪元运动(下)」的讨论。

人怎样发展这些能力呢?不同的专家有不同办法,但是最后总会包含各种程度和方式的冥想。[1] 当然,冥想能使人产生灵异能力,接触灵体,但最终结果却不堪想像,请见「新纪元运动(中)」文的讨论。

心灵学家怎样去用「科学」方法解释灵异现象呢?最普通的是潜意识( Subconscious ),例如碟仙( O uija board )为什么会移动,他们觉得是参与者本有答案在心中,潜意识地将碟仙移动[2]。又例如,一些灵媒自称看见鬼魂,并从他们获得消息,而心灵学家就觉得这些鬼魂不过是灵媒的潜意识,与灵媒暂时分开。[3]但是古今中外都有交鬼的事情,我们也都听过各种样式的邪灵活动。所以这些现代学者使用科学名词去解释,他们不单是让人误以为没有灵异事情,更没有邪灵这回事,于是放下警惕之心;他们更是帮助邪灵们掩饰它们的活动,想邪灵们都非常感激心灵学家才是。

心灵学家还有很多其他解释灵异现象的理论,但是心灵学家无法不坦白承认他们不能解释「预感」 ,因为如果预感是真的话,是否表示命运是预定的?还是应该本着科学精神去相信人类有自由意志,可以去决定自己的将来?[4] 其实不足为怪,科学本是研究物质的工具,如果硬要用来研究灵界的事情,只会摸不着头脑,所以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始终未有任何突破。而且到一个地步,心灵学家的理论也就开始和玄学相似。

 

 

容格( Carl Jung

心理学鼻祖之一的容格,路线非常灵异,稍为读他的作品,人都会同意。他交鬼的事,已经是公开秘密。他曾形容自己的整个房子「充满了灵体」,甚至他的孩子们也经历到灵异事情,灵体对他大声喊叫。容格说﹕「腓利门( Philemon 〔一个灵体〕)在我里面对我讲话,我感到不得不处理和表达把这些话。」于是《死人讲的七篇道》( Septem Sermones )就以三个晚上的时间从他里面涌出来的。此事就是他「日后的无意识理论的前奏」。之后,他常听到死人的声音。[5] 如果这不是交鬼,他的理论不是鬼灵教导,是什么?

容格跟佛洛伊德一样,认为人有无意识,但他更把无意识划分为「个人无意识」( personal unconscious )和「集体无意识」( collective unconscious ) 。容格认为个人无意识是表面的一层,还有更深、更重要的一层,就是﹕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在人的心灵中显现,或者说,每一个人的个人无意识都在此相连相通,这样就可以解释很多灵异现象,例如心灵感应。他也说﹕无意识是宗教神秘经历进入的地方。[6]

在容格的集体无意识中,有着各种「原型」( archetype ),包括「大妈妈」、代表天真和更新的「处女」、「孩子」、代表永远青春的「葡尔伊通奴」( Puer Aeternus )、「捣蛋者」、「追寻中的英雄」、「邪恶的杂交」、和「代罪羔羊」等等。他相信神仙故事中的角色常常代表这些原形,我们可以借着梦境和冥想去接触 。容格以后的心理学家也同意,原型实在就是一些灵体,可用冥想去接触。所以,笔者猜测,这些原型恐怕不单是一些代表性的符号那么简单,它们很可能就是容格所接触到的鬼灵。

容格也发表了「共时性原理」( Synchronicity ),他认为人内心的一些视像或梦境,有时候会跟外在的事实同时发生,以此来解释灵异的事情。例如﹕占卜、心灵致动、超感知觉、超感听觉、预感。除了心灵学之外,容格很可能是第一个使用「科学」名词去解释灵异事情的人,所以,他的理论被心灵学和新纪元运动欢迎。新纪元认为灵异能力是人的自然潜能,有待发挥,容格正好成为他们的「学术盾牌」。

容格也曾研究很多东方宗教,例如他认为,曼陀罗( Mandala ,是一些西藏佛僧用以帮助冥想的图案)可以揭露人的无意识。此外,容格对占卜和瑜伽等也感兴趣。换言之,学习容格派心理学跟学习异教邪术无大分别。

容格学派和鬼灵的关系,不得不叫基督徒想一想﹕有多少心理学家自觉或不自觉地交鬼?有多少因实践冥想而被灵界影响?心理学理论中,到底有多少是直接或间接的来自邪灵启示?邪灵为什么要帮助人发明这些理论?对人有益还是有害?既然今天教会接纳心理学,有多少邪灵的理论已经登上讲台?

 

 

人本主义心理学( Humanistic Psychology

            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它在社会上所带来的新纪元人类潜能运动(Human potential movement) ,实在是最普遍的新纪元心理学,已经在「新纪元运动」(下)讨论过。       

 

 

超心理学( Transpersonal Psychology

人本主义心理学在社会上推动新纪元的人类潜能运动,在学术界中慢慢发展为更公开灵异的「超个人心理学」(简称﹕超心理学)。

 根据「超心理学协会」对自己的介绍,它是结合现代心理学和属灵事物的一新兴学派。一面继承马斯洛(Abraham Maslow)的观念,另一方面,它的渊源可追溯于佛教、道教、印度教、回教神秘宗、天主教和东正教修士等等的做法。[7]所以,超个人心理学家们试图将各种宗教传统中有关精神成长的理论、经验和灵修技术(如瑜珈、禅修等)整合到心理学里,特别是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实践中。他们所研究的题目有﹕各种变异意识状态、冥想、梦境、迷幻药、神秘主义、濒死经历、各种灵异现象(如心灵致动、超感知觉、超感听觉)等等。从首席超心理学家塔特( Charles Tart ) 的作品,可见一班。[8]请不要以为这是一个旁门左道,打不进主流的学派,这学派现在越来越流行,恐怕这也是整个心理学的趋势。

有一些超心理学家,公开交鬼,甚至公开自称通灵人士(交鬼者)。举个例,加州大学圣地古斯分校( UC Santa Cruz )校外课程是为在职人士进修而设,所开设的课程都是最新颖最需求的,留意一下它的课程,可以看见任何学科的趋势。有一次有一个吓坏人的课程﹕「你的亲人活在你里面」,课程简介说﹕「本课程教你怎样和已死的亲人继续交往…… [9]。心理学教人交鬼!

超心理学和心灵学或容格派等学派一样,他们都在涉足各种邪术,这正是圣经所禁止的﹕「你们中间不可有人使儿女经火,也不可有占卜的、观兆的、用法术的、行邪术的、用迷术的、交鬼的、行巫术的、过阴的。凡行这些事的都为耶和华所憎恶…… 」(申十八10-12

 另一方面,超心理学和从前的学派有一个重要的不同点,就是﹕他们相信有灵界;其他学派都以灵异现象为自然现象,灵异能力为人的潜能。事实上,这是唯一的心理学派正面表示相信有灵界,(虽然今天很多心理学家已经倾向属灵事情)。塔特在他的一本新书中表示,虽然现代人因为科学思想影响,不相信有灵界,但灵异现象是灵界存在的证据。[10] 的确,超心理学的流行也指出了后现代的思想趋势,人们已经开始放弃唯物主义,渐渐明白物质以外,还有灵界。

但基督徒不要因为他们认识灵界真实,就以为他们跟基督教就是和谐的。灵界中有天使、有魔鬼,基督徒应该小心分辨。但是,正如新纪元一样,超心理学家不会去分辨善恶,基本上,他们都认为灵界个体都是善良的,愿意和它们来往。基督徒新纪元研究员,无论他对心理学的态度如何,一致同意这一派的心理学是新纪元。

 

 

新纪元技术

新纪元中各种冥想技术的变化已经在「新纪元运动」(中)文中介绍过,其中大部分都在心理学中流行。上边已经介绍过几个比较接近新纪元的心理学学派,他们使用冥想、催眠术和各种新纪元技术,不在话下。可是,冥想和催眠术,都在其他不太明显灵异的学派中看见。

例如,佛洛伊德( Sigmund Frued )书中屡次提到催眠术和其各种用途,他也认为催眠术是不可思议的。但是,佛洛伊德最后放弃催眠术,改用「自由联想」( free association [11] 和解梦。

罗杰斯( Carl Rogers )不大力推动冥想,但也承认有冥想经历。他也认为催眠术,和其他心理治疗技术一样,都能显露人的本来状况;[12]  他相信冥想可以治病;他也相信灵异现象。[13] 他晚年的思想也渐渐接近新纪元,他预言将来的人类,不但对道德开放,更对变异意识状态(冥想)、灵异现象、神秘宗教的观点感兴趣。[14] 今天,罗杰斯的预言应验在我们眼前,心理学功劳不少。

 埃利斯( Albert Ellis )看似一个理智主义者,他并不强调冥想,但他也曾介绍冥想办法,又推荐使用冥想去抵挡酒瘾[15] 弗罗姆( Eric Fromm )更似乎与冥想催眠等技术无涉,但他在名著《爱的艺术》( The Art of Loving )中简单描述冥想的基础步骤,并称之为爱的实践方法之一。

 坊间书店有两本书,一本叫《给笨蛋读的心理学》( Psychology for Dummies [16],一本是《白痴的心理学导论》( The Complete Idiot's Guide to Psychology [17],名字非常有趣,表示这两本书是写给完全不懂心理学的门外汉,给他们一个最简单的介绍,所以它们的内容一定是最基本的资料。笔者发现两本书都谈到催眠术和冥想两个题目,都表示这些技术是引进变异意识状态的技术。我再翻一翻心理学最流行的杂志—— 《今日心理学》( Psychology Today )最近十年的刊物,发现谈到催眠、冥想、瑜伽、禅座、变异意识等题目的文章,不下几十篇(可能近百篇)。可见催眠和冥想是心理治疗中的正统题目。

结果基督教心理治疗中也出现催眠和各种冥想方式。 「新纪元运动(中)」一文已经介绍过基督教招牌下的冥想变化,其中还有人使用冥想把「耶稣」召来。

各种冥想做法,先带来甜头,再带来祸害,请见「新纪元运动(中)」一文。那么,我们怎能欢迎这些技术借着心理学进到教会?

 

 

流行心理学和《邪魔登讲台》

贝亚( Randall Baer )曾经是一位新纪元人物,后来信了耶稣,他在水晶方面的著作,叫他在新纪元圈子稍有名气。当他成为基督徒之后,他写了一本书,叫做《新纪元的恶梦》( Inside the New Age Nightmare )。书中说﹕新纪元心理学主要是容格派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但是,不幸地,其他不明显的新纪元心理学,也大受其影响。[18] 

我对他的话深有同感。我自己的博士论文,《邪魔登讲台》 (Unholy Allianve )研究指出﹕邪灵借着新纪元交鬼人士所发表的教导,大部分可以在世俗心理学中找到,过半数可以在基督教心理学中找到。邪灵不但教导泛神论、轮回、冥想办法,它们也教导很多流行心理学。现在让我举例证明﹕

 

例一﹕不健全家庭

一只邪灵﹕「这内心幼童(或作内在孩子、 Child within Inner child )没有获得足够的爱」,我们需要让他(或她)获得所需要的,否则,这孩子将「倔强地拒绝长大」。结果,有些人在他们的成年人生命中,「不断将他人视作父母」,「很多人在他们的人际关系中,是寻求一个母亲,不是妻子、爱人、或朋友。」他们可能找到一个愿意扮演母亲角色的人,虽然如此,「他们终于还是会说﹕『无论你多努力尝试,你总不是我的母亲!』」 无论如何,他们继续「将每一个人当作自己的母亲。」除了内心幼童之外,我们里面,还有一个整天惶恐不安的「内心青少年」( Adolescent within ),他们都在影响我们成年的人生。然而,冥想可「让我们解除过去对我们今天的束缚,但你自己必须先行放弃这样的思想,让过去的事情成为过去。」

它的意思就是说,童年伤害造成成年后的人际关系问题。请问这和我们常在教堂中听到的基督教心理学是否有很大的分别?

 

例二﹕自尊自信自爱

请见通灵出版物《喜悦之道》 (Living with Joy)目录中的两章﹕

第五章「自爱的艺术」——次标题﹕爱自己就要按你的现状来接纳你自己;爱自己就要离开内疚;你对现实的信念,决定你的经历; 只有那些对自己有好感的人,才能谦卑;接受别人的爱,就是对别人最好的礼物;不必太认真。

第六章「自我尊敬、自我尊重、和自我价值 」——次标题﹕来自你的力量不是你的软弱;你怎样对自己,别人也怎样对你;所有情况,都是学习机会,让你获得更多的能力和爱;自我价值就是注重你的感受 。

读上边两个例子,让人怀疑,这些书是通灵出版物,还是流行心理学!想很多基督徒都在教堂的心理学讲座,甚至主日讲台上听过差不多的道理。但上边两个例子都来自通灵出版物,也就是邪灵教导,我们不担心吗?

 

例三A ﹕冥想

邪灵﹕「首先,找一个舒服的位置、松驰、从七数到一。然后,观想自己在一个树林里,观想林中树木、地面、树枝、树叶。它提醒我们﹕「你观想得愈清晰逼真,你的冥想就愈成功。」然后拉撒烈说,观想自己在森林小径上漫步,这小径通往一个栅栏。在栅栏前面有一块空旷地,地上有四包礼物。它指示我们把礼物拆开,细看和触摸这些礼物。拆开礼物之后,推开栅栏,那么,就可以开始栅栏后的一个「神圣的旅程」。最后,它说﹕「当时候到,你准备好,你可以慢慢从冥想中出来。」 

 

例三B ﹕冥想

一位基督徒心理辅导说﹕首先放松全身、留意自己的呼吸 ,「进入下面这幅图画﹕在一个周末清晨,到达自己最喜欢的沙滩……赤脚走在沙滩上,溜达溜达,清晨的海风吹来,感觉轻滑的沙粒抚摸着你的脚,给你一种舒服的感觉,你慢慢地溜达,聆听海洋的声音……海风抚摸你的脸孔……令你清爽舒服……天边传来海鸥的声音……太阳照在沙滩和水上,非常温暖……暂时忘却一星期来的工作和责任……你看见自己在沙滩上溜达,感觉自己那无忧无虑无拘无束…………蓝天、白云、阳光、沙滩、清风、碧海…… [19]

 上边是两个教导冥想例子,一个来自邪灵,另一个来自一位基督徒心理辅导,但是相似之处令人震惊,不同之处只在所观想的景物。现在事实摆在我们眼前,邪灵教导和心理学理论有如此大的吻合,基督徒应该醒悟,把心理学带到教会来,危险甚大,请继续见「心理学(下)和教会」更多的讨论。

 

 

 

 

 

 



[1] 例﹕ ”How Can I Develop ESP?” ( https://www.edgarcayce.org/about-us/blog/blog-posts/how-can-i-develop-esp/ )[2]Lois Duncan and William Roll , Psychic Connections (New York, NY: Delacorte Press, 1995), p.87-88. [3] Ibid., p.84. [4] Ibid., p.136. [5] CG Jung, trans. by Richard and Clara Winston, ed. by Aniela Jaffe, Memories, Dreams, Reflections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1963), p. 190-19 2. [6]CG Jung, The Undiscovered Self , trans. RFC Hull (Boston: Back Bay Books, 1958), p. 89. [7] Association of Transpersonal Psychology 的网版http://www.atpweb.org/  [8]例﹕ Out of Body Experience: How to have Them and What to Expect Mind Science: Meditation Training for Practical People The Inward Arc: Healing in Psychotherapy and Spirituality States of Consciousness Living the Mindful Life Body Mind Spirit: Exploring the Parapsychology of Spirituality Learning to Use Extrasensory Perception How to Use Your Psychic Talents [9]  UCSC Extension course catalogue, Winter 96, Psychology # X480.12, “Your Loved One Lives on Within You.” [10] Charles T. Tart, The End of Materialism: How Evidence of the Paranormal is Bringing Science and Spirit Together (Oakland, CA: New Harbinger Publications, 2009 ) ,front flap. [11]Frank J. Sulloway , Freud, Biologist of the Mind: Beyond the Psychoanalytic Legend (New York: Basic Books, Inc., Publishers, 1979), p. 74. [12] Kirschenbaum & Henderson, The Carl s Readers , p. 233-34. [13] Ibid. , p . 46. [14]Richard Evans, Carl Rogers: The Man and His Ideas (New York: EP Dutton and Co., Inc., 1975), chapter on “The Emerging Person.” [15]Albert Elllis and Emmett Velten , When AA Doesn't work for You: Rational Steps to Quitting Alcohol (Fort Lee, NJ: Barricade Books Inc., 1992), p. 136. [16]Adam Cash, Psychology for Dummies (New York: Hungry Minds, 2002). [17]Joni E. Johnston , The Complete Idiot's Guide to Psychology , 2 nd ed. (New York: Alpha, 2003). [18] Randall Baer, Inside the New Age Nightmare (Lafayette, LA: Huntington House, 1989), 157-58. [19] 叶万寿,《一分钟沙滩》(香港﹕ Innerspace辅导服务,录音带, 1997

 

 

 

回《为真道争辩》主

回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