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简体  

《為真道爭辯》下冊

三十二章

存在主義

張逸萍

 

 

 

十八、十九世紀的人類是樂觀的,十九世紀末一位學者,古爾(Émile Coué)有一句名言,可以代表當代人的心聲,他說﹕「每一天,我在各方面都愈來愈進步。」[1] 當時人認為科學萬能,只要人致力於科學和教育,人類遲早會解決自己的問題。所以,當代的人不相信超自然的事情,包括神蹟、上帝的存在和聖經等。十九世紀末,自由神學(Liberal Theology)興起,所有主要的神學思想,如救恩和基督的神性等,都被人本主義思想扭歪。

 二十世紀初,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跟著,希特拉、史達林、墨索里尼和納粹等極權分子興起,第二次世界大戰和原子彈爆炸,迫使人類重新思想歷史的命運和人類的前途,更明白科學並非萬能,科學雖然帶來方便,也帶來後患。

 到了二十世紀,人類已變得非常悲觀,不再相信科學萬能,而且開始反對傳統和理智思想。如此,祈克果的思想正適合這個時代的口味。他的著作帶來了一個新的哲學派系——存在主義,教會也因而受影響,出現了新正統神學(Neoorthodoxy)。

 

 

存在主義

 到底存在主義(Existentialism)是什麼?存在主正義不是一套有系統的哲學思想,它不像人本主義有三次的宣言,共產主義也有共產主義宣言。基本上,二者都是一個有系統的思想。然而,存在主義卻不是這樣,大概沒有人能很有條理地整理出一套完整的和有系統的思想,每一個存在主義者都有自己一套的見解,他們的思想甚至互相矛盾。

 存在主義者也有很多類,一些相信有神,甚至是基督徒,另一些卻是無神論者,甚至極其敵視基督教。除了下面所介紹的三位之外,其他知名的有﹕正如卡謬(Albert Camus),雅士培(Karl Jaspers)、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馬賽爾( Gabriel Marcel)等 。

 存在主義再走下去就是虛無主義(Nihilism),它說,在人的生命和經歷中,沒有任何事情是有意義的,所以感到虛無。但人必須生存下去,但也要承認,人是陷在空虛之中。至於那些哲學家屬於虛無主義,那些屬於存在主義,都是別人加在他們身上的標簽。他們本身並無意隸屬那一類,大概也不願意把自己和其他存在主義者被視為同一類。

 如果一定要為存在主義整理一些共通點,大概可以這樣說﹕

 

1)反叛

存在主義的一大特點就是﹕它是一大堆不同的哲理,而這些哲理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背叛傳統哲學,成為它們的逆流。尼采有一句名言﹕「上帝死了,……我們把他殺死了。」[2]故然他非常敵視基督教,但他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我們拒絕從前從上帝而來的,或已有的傳統道德、價值、真理。所以,現在人類必須靠自己去尋找,靠自己去使人生有意義。

存在主義視傳統哲學(例如希臘哲學和基督教)為膚淺的、經院的,是和遠離生活的東西,對它們顯然不滿。他們說,從前的哲學運用理智,有如現代科學,非常客觀,所以忽略了最重要的事情——人的感覺。

 

2)主觀

 存在主義把宇宙分為兩方面,一方面是客觀世界,另一方面是主觀世界。客觀世界就是可以憑科學和理智去了解的世界;另一個主觀世界卻不是科學所能了解的,而是人用心靈去察覺的。他們認為,外在的客觀世界有秩序,但內心的主觀世界卻不受任何秩序控制。所以,客觀世界並不適合人,人乃是活在一個陌生地方。

 但是,人是唯一能自我察覺和自我決定的存在物,人可以憑自己的主觀感受,去認識這個世界,由自己來做決定,自己就是自己的主人。他們甚至可以不喜歡二加二等於四的客觀事實,所以,他們認為知識是主觀的,真理是矛盾的。[3]換言之,人是自主自治的,有絕對的自由,不受強制。人要反叛這個不合理的客觀世界,不能憑科學、理智去認識它,因為真理是主觀的,所以沒有絕對永恆的真理。

 

3)注重感受

既然人的主觀最重要,人是否找到真理呢?至少各人自己找到自己的真理?可是,存在主義不為你說明真理。反之,它宣告說﹕真理並不存在;沒有終極真理;也沒有半真理,而只有目前這一刻;沒有起因,也沒有後果。人在「這一刻」怎樣想、有什麼感覺,就是真理。所以人必須丟棄理智,不能以理智來解釋客觀世界,必須注意人的主觀感受,人的感受、感覺、情緒,才是最真實的。當然,人的感受也可以隨時改變,不必用理智來解釋辯衛它。

既然以主觀代替客觀真理,強調感受,存在主義常談到人的情緒,因為情緒能顯示人怎樣面對世界,人的存在和整個世界有什麼關係。無論是悲傷、沉重、害怕,這是人存在的韻味。對人而言他對整個存在的感受最重要。

 

4)悲觀

 那麼,他們感受到什麼?焦慮和懼怕是存在主義者們嘴邊常掛著的字眼。例如祈克果說,人因為有自由選擇,所以感到焦慮和懼怕;但因為人感到焦慮和懼怕,讓他了解自己的真正身分鑒別和他的自由。[4]

 另一個顯現的情緒是感到不合理、荒謬,整個世界都荒謬,正如卡謬所言。[5]人在這個不合理的世界中尋找條理,所以覺得需要真實,需要根據自己而活。

 還有一個在他們當中流行的題目,就是——死亡,這是海德格等人的寫作的一大重點。[6]存在主義者說﹕我們必須面對死亡。他們的意義不是說,天天等死,卻是說,因為意識到死亡的將至,面對自己的有限,影響自己今天活得真實。

 所以存在主義不僅僅反傳統思想,也和傳統中的樂觀態度相反。它非常悲觀,覺得人生充滿黑暗。雖然他們也談及「自由、真實、激情」,但「焦慮、恐懼、死亡」似乎是存在主義的主題。

 

5)自主

 存在主義者說,既然這個世界沒有給予我們意義,我們反有自由去為自己的存在尋找意義。如果我們從聖經或上帝那裏取得人生意義,我們反失去自由。所以,當他們談到真實,甚或良心,他們的意思是﹕擺脫你為了符合其他人,而迷失了的那部分。

 他們認為人是有自覺能力的,可以決定自己的存在。人生只是一個可能性,人的將來不是固定了的。他可以選擇,他永遠在進程中。這似乎是存在主義最積極的一點。存在主義者說﹕「存在先於本質」(Existence precedes essence)。存在是命定的,上帝先給予的,本質則由人自己來決定,以自己的努力去賺取的。所以,有所謂「真實的存在」(authentic existence) 和「不真實的存在」( unauthentic existence) 。真實存在的意思是人決定自己存在的目的。人有自由,也有責任,人的法律就是自己,他可以繼續創造自己。不真實存在的意思正相反,這一類人放棄自己的自由,被一般人的意見、法律和規範壓制,只能按照別人的意見來生活 。

 

5)反叛道德

人既然是絕對自主和完全自由的,他決定自己的存在;他也可以決定什麼是自己的道德價值。由此可以想象,傳統道德是他們所反對的;無神論的存在主義者甚至反對任何道德和法律,他們認為沒有真理,沒有錯,也沒有對。其實,這是一貫的現象,每當人高唱「相對」,他們所關心的不是1+1是否等於2,也不是水是否H20,他們最主要的是反對聖經中的神和道德觀。

這樣的反叛精神終於發展成為六十年代的嬉皮運動﹕性愛自由、藥品、狂歡放蕩、邪術、交鬼 。事實上,無論自覺與否,今天的人都高唱道德相對論,都注重感受,這也是存在主義影響所至。新紀元運動則是全盤繼承了這個觀點。心理學亦大受影響,多少在社會上推動道德相對,甚至受心理學所影響的教會,也多少遷就了這樣的心態。

 

******

 

既然存在主義和虛無主義並沒有統一的思想,現在只以其中幾位哲學家為代表,可讓讀者窺視一下存在主義的內容。第一位是基督徒、存在主義之父祈克果;另一位是無神論者沙特;最後一位是高呼「神死了」的尼采。

 

 

祈克果

 存在主義之父祈克果(Soren Kierkegaard)生長於北歐,他身體上有缺陷,性格也非常憂鬱,所以他有一個綽號叫「憂鬱的丹麥人」。今天的基督徒,很多都同意他是一個真正重生得救的基督徒。

 祈克果相信宗教信仰的客觀部分,是可以用理性來證明的,但主觀的部分卻是人經歷基督。祈克果認為真正的基督教是人和基督發生關係,而不是一套教條,也不是一個有組織的教會。祈克果又說,耶穌基督是一個絕對的矛盾,他是人,又是神。這樣的真理不是我們的理智所能了解的。信心是超越理智的,信仰乃個人對基督的交托和委身。有一些問題,如﹕人生的意義?死後是否有生命?都不是理智可以解決的。哲學家可能有很多答案,但是,人仍必須有信心。

 他厭惡當時丹麥教會死氣沉沉、沒有生命活力、完全是組織和儀式。當時人人都是基督徒,所以做基督徒和上教堂是身份地位,社交所必須的。祈克果認為若要做一個真正的基督徒,他的生活定然不舒服、不從慣例,他必須和社會對抗、甚至惹來攻擊和誤會。在《恐懼戰兢》(Fear and Trembling)一書中,祈克果以亞伯拉罕獻兒子為例,說明,如果人服從神,他有可能要丟棄傳統道德。所以人格的統一,除了基於抉擇和投入外,更需要接受上帝的意志。人信仰上帝,就得冒險,準備好作出理性上認為最荒謬的事。沒有冒險,就沒有信仰。

 後來他在《抨擊基督教世界》(Attack Upon Christendom)中大肆攻擊丹麥的教會,因而被教會視為反叛者,終於被教會開除會藉。雖然他的神學思想不見得完全,但今天有很多基督徒相當同情祈克果,認為他造反有理。

 祈克果堪稱存在主義之父,因為那些在存在主義寫作中常見的名詞,例如荒謬、無望的人生、選擇、激情和真實等,都是他從自己的激進基督教觀念中首創的。

 

 

沙特

存在主義者中,沙特(Jean-Paul Sartre)算是比較樂觀積極的一個。他在《存在主義和人的感情》(Existentialism and Human Emotion)中表示,有人攻擊存在主義者,批評他們強調人類的墮落和黑暗,而忽略了人美好的一面,實在過份悲觀了。但是,他認為,存在主義的實質乃強調人生的潛能。

 存在主義者基本上有兩類,一類是基督徒(或天主教),如祈克果和雅士培;另一類卻是無神論者,如沙特。但是,他們都有一點相同之處,都主張「存在先於本質」,本資也可理解為「精華」,缺乏了它或改變了它,你就不再是你自己。意思就是說,人先存在,然後由自己決定自己應該是什麼,或應該是怎樣的,這也是所謂「主觀」。例如,我寫一本什麼書,或參加那一個政治團體,都顯示出是由自己作決定的。沙特說,如果有神,神決定人的本質;他不相信有神,所以,他認為人可以自己決定自己是誰。但是有神與否並無關係,人的存在才是重要的,因為人決定自己的本質。

 如果人認為自己並不能自決,例如他的行動是由政府所決定的、或由宗教、傳統所決定的,那麼,他就感到極度焦慮和痛苦。有時候人必須面對自己的選擇所帶來的後果,於是又感到憂慮。如果神並不存在,人就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任;如果神存在,人的行為就沒有所謂好壞。然而,人是自由的,所以必須面對後果,這也是人感到憂慮的原因。如果道德價值是含糊和寬闊的,人只好依靠他的感覺來行事。

 由於人對自己行為的選擇並非根據一些早已決定的規則,所以道德是一種藝術。它是具創意性的,人必須建立自己的法律。例如,人如果選擇不誠實,而沒有什麼原因說人不能這麼做,人就必須誠實地遵守自己的選擇。生命本身並沒有故有的價值觀和意義,它完全視乎創造它的人。

 

 

尼采

 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來自一個路德會牧師世家。但他不但反抗基督教,也反抗傳統哲學,他尖銳地批評希臘哲學,因為這些傳統高舉理智和追求絕對真理,他認為這是墮落。尼采結論說,傳統哲學和宗教都是錯誤的,對人有害,陵削人的成就。所以,他提倡「價值重估」(re-evaluation of values),大聲反對社會所認可的道德,和宗教所帶來的內疚感。

 尼采認為每個人是由他自己的一大堆欲望所組成,有時人會因自己的錯誤信念,而失去自知之明。很多時候這些欲望是雜亂的,人必須在混亂中整理他的欲望。他認為只有一些罕見的、優越的、高貴的人,才能活出一個英雄式的、真正有價值的人生。這些高貴的人能夠自我創造、活出自己、明白自己的價值和意義,他們勇於改變、丟棄傳統宗教教條。他們是自主、自愛、自治、自我肯定的。

 最後,這些超人以不同的方式、尋找新的經歷、甚至冒險,反映自己的獨特性而活著。所以,尼采認為,「權力意志」(will to power)是支配世界和人類行為的惟一的絕對動因,這樣方能粉碎社會一切騙人的、病態的、仇視生命的東西。可是,大部分的人都不是這些高貴的超人,他們沒有目標,對自己的生命不誠實,尼采稱他們為奴隸。

 除了高叫「神死了」,他也對基督教無情地批判。尼采對基督教的不滿,因為她使人接受了「奴隸性的道德」。基督教是墮落的﹐充滿腐朽糞便一般的成分。他最討厭悔改和贖罪,把這兩件事稱作蠢事。他有一本名著《上帝之死》(Anti-Christ),充分顯出他對基督教、對聖經中之神有極深的憎恨。但是,當這本書發表之後不久,他精神崩潰了,被送進瘋人院,過了幾年,他就死了。

 有說尼采是一個存在主義者,也有把他歸類為虛無主義。無論怎樣,他可說是走到最極端的一個代表人。今天雖然沒有什麼人和他完全認同,可惜,他的影響卻不小。

 

 

存在主義的影響

 雖然「存在主義」一詞不再新鮮,但這個思想並沒有落伍,反之,它的影響愈來愈普及﹕

 1)雖然不是每一個存在主義者都卷入政治運動中,但好幾個主要存在主義哲學家都影響了從前的政治,至少他們的思想擁護了,或者說趨向於擁護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的極權政府。例如,很多人都認為,沙特支持共產黨,尼采仰慕希特拉、支持納粹分子。無論如何,存在主義思想支持了暴力革命;另一方面也為人帶來一個不關心社會的態度。 

2)因為存在主義反叛傳統權威和道德,所以它帶來的是憤怒和反叛的年青人,如六十年代的嬉皮士,並且加速社會道德的衰落。雖然嬉皮士時代已經過去,但存在主義仍影響了很多哲學,又和今天盛行的新紀元運動的人生哲學家調和。現在的人雖然未必自覺這是存在主義的影響,但多少感到失落,注重自己的感受,並且接受道德相對論。

 3)在教會中,真正的自由神學已死,而存在主義思想卻滲入教會,成為新正統。其中有名的神學家如巴特(Karl Barth)、布特曼(Rudolf  Bultmann)、田立克(Paul Tillich)的思想都有存在主義的色彩。甚至釋經學和講道也受了存在主義的影響,認為神的旨意是要人活出一個『真實的存在』,耶穌自己就是一個真實存在的好榜樣。更有甚者,虛無主義也影響神學思想,帶來「神死神學」。(感謝神,這個神學已經死了!)

 4)很多心理學家也受了存在主義的影響,所以,心理學中有存在主義心理學一派。他們認識人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和願望,所以他們強調人有選擇的自由。梅羅洛(Rollo May)是最具代表性的一個,但其他名心理學家,如羅傑斯(Carl Rogers)和馬斯洛(Abraham Maslow)都多少被影響。所以,我們可以預期存在主義思想,透過心理學,也影響福音派教會。

 

 

批判存在主義和虛無主義

 存在主義和虛無主義並非一無可取,它提醒我們,人不是物質或是機器,而哲學也不應該完全是客觀的邏輯。存在主義者叫人了解科學並不萬能,思想到人生究竟有什麼意義,可惜他們並沒有找到答案。

 存在主義的人生態度就好像一個難以討好的人,對什麼都不滿意,對什麼都批評,但自己卻不能提供一個答案。即使有答案,也是消極的、晦暗的、或諷刺挖苦的。他們知道自己的弱點,卻不知道仰賴神。聖經說,有一些人只看見人眼中的刺,卻看不見自己眼中的樑木。存在主義者卻看見人眼刺,又見己眼木,但可悲的是,他們並沒有向上仰望,所以看不見上帝的真光,結果,他們只有悲觀、厭世、焦慮、恐懼、死亡。

 從上邊提到的存在主義特點,可見它的問題非常明顯﹕

 1)反叛而無方向

 上邊提到,存在主義不是一個統一的思想,但學者之間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反叛傳統思想,尼采甚至高叫「神死了」。上邊也提到,很多基督徒同情祈克果,因為他所反叛的是當時沒有生命的教會,不是基督教的本身。為什麼基督徒不同情所有存在主義哲學家?只同情他一個?因為我們接受了一個共同的權威——聖經。

 基督徒不是為反叛而反叛,聖經說﹕「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 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羅十二2)所以,合乎神心意的事情,我們需要堅持;不合神心意的,基督徒必須反對。(筆者今天在教會中反對心理學,也被視為反動、反智、反叛,但筆者認為這是造反有理。)

 2)主觀即只顧自己

 既然沒有標準、沒有方向,所以他們非常主觀,以自己的情緒決定事情,以至否認客觀事實、客觀真理、客觀價值。即使不以聖經為權威,也沒有人能否認世界上有很多客觀的事情,例如別人的好處和感受,都是每天生活所必須面對和考慮的。事實上,這不過是「自我中心」的另一種講法。「末世……人要專顧自己……」(提後三1-2

 如果主觀最重要,人不會想及別人,更不會想到神的心意;但基督徒應該明白「己」並不重要,若有人要跟從耶穌,他「就當捨己」(太十六24)。

 他們只關心現世,甚至只關心現在這一刻的感受和意見,至於永生和來世,他們是完全忽略了。基督徒卻關心永恒,我們「乃是顧念……永遠的。」(林後四18

 3)感覺不重要

 存在主義者否定理智,注意內心的主觀世界,很注意自己的感受及情緒。結果,他們的論題常是互相矛盾的,絕不統一。也許可以這樣說,存在主義者是自說自話。

 雖然人不可能沒有感覺,但是聖經從不建議我們注重感覺。為了討神喜悅,基督徒甚至需要壓制某些感覺。正如保羅說,他感到心中有兩個律﹕神的律、罪的律,所以他的內心掙扎著要順服神的律(羅七7-25)。以利亞因為耶洗別的迫害,心灰意冷、萬分抑鬱、甚至求死,但神吩咐他繼續工作,沒有吩咐他留意或分析自己的情緒(王上十九);但是基督徒沒有吃虧,因為他們得著「喜樂」「平安」(加五22,來十二11)等美好感覺,是存在主義者所求之不得的。

 4)虛空悲觀

 存在主義者和虛無主義者,都非常肯定凡事都是虛空、不真實、荒謬、無意義。果真如此,他們的判斷也不可能是真的!另一方面,他們從沒有探索過虛無的原因,也沒有解釋為什麼世界仍然有一些美麗、良善、和諧的事物。

 存在主義並不新鮮,傳道者早說﹕「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傳一2)「我見日光之下所作的一切事,都是虛空,都是捕風。」(一17)傳道者顯然是一個有學問、有智慧的人,而且他曾嘗試解決自己內心的空虛。他也非常留意自己的感覺,也感到「愁煩、憂傷」(一18)「萬事令人厭煩」(一8),傳道者甚至「恨惡生命」(二17)。人生沒有神就沒有意義,就虛空,感到悲觀,有什麼奇怪?

 5)自由即放任

 存在主義者認為,世界是荒謬的,不合理的,所以人是自由的,人必須自行決定他的存在是什麼,所以存在主義者要勇於活出自己,要追求一個自己認為是合理的「真實的存在」。但是,誰知道什麼才是真實的存在?這樣做,能否肯定給予自己生命的意義?若果真能,為什麼他們仍然感到虛空、焦慮?事實上,這不過是「任意妄為」(提後三4)「頑梗悖逆」(詩七十八8)。

 存在主義者認為我們應該勇敢地創造自己,活出自己,可是,基督徒「不再為自己活,乃為替他們死而復活的主活。」(林後五15)我們也不能創造自己,因為神是窯匠,我們是祂手中的泥土,隨祂意思,把我們做成器皿(羅九21)。

 存在主義者的表現正是聖經所講的﹕「我們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賽五十三6

 6)反叛道德,後患無窮

 反叛神,掙開祂的捆綁,當然包括,也許最主要的是,聖經中的道德觀。當人把自己從神的道德律中「釋放」出來之後,得到的是什麼?無需累贅,大家都能明白,就是各種社會問題、家庭問題、心靈問題……

 7)非人心所盼望

 那麼,我們看見人把神推開之後,他找到什麼意義?——是無意義、是焦慮、是懼怕、是感到全世界都不合理、是空虛、是失落、是死亡……他們的道理,和人類所渴望的相反,沒有人能持這樣的人生觀可以活下去,自殺似乎是必然的結果。如果人人都持虛無主義思想,人類就死光了。 

另一方面,基督教信仰已經為人提供了一個完全相反的層面,好像真光照耀人間。聖經說﹕「我來了,是要叫羊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約十10)多少人因為覺得人生虛空,沒有意義,所以他們尋找,結果找到耶穌,人生變得豐盛、充實、有意義。教會中有太多這樣的見證。「但願使人有盼望的 神,因信將諸般的喜樂、平安充滿你們的心,使你們藉著聖靈的能力大有盼望﹗」(羅十五13)何等大的不同!

 

 

結論

 從前尼采說﹕「上帝死了」,今天上帝說﹕「尼采死了」,但是上帝仍然活著,因祂活著,我們的存在就有意義了。感謝神!

 

 

 

 

 

 

 



[1] Emile Coué, Self Mastery Through Conscious Autosuggestion  (Stilwell, KS: Digireads.com Book, 2006), p.7. (amazon search within feature) [2] Friedrich Nietzsche, trans. by Walter Kaufmann, The Gay Science: With a Prelude in Rhymes and an Appendix of Songs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74), p. 181.  [3] James Sire, The Universe Next Door (Downers Grove, IL: InterVarsity Press, 1997), p. 100-101. [4] Christopher Panza & Gregory Gale, Existentialism for Dummies (Hoboken, NJ: Wiley Publishing Inc., 2008), p. 70-72. [5] 見﹕Albert Camus, trans. by Justin OBrien, The Myth of Sisyphus and Other Essays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1969) Panza & Gale, Existentialism for Dummies, p. 74. [6] Panza & Gale, Existentialism for Dummies, p. 178-81.

 

 

 

回《为真道争辩》主

回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