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简体  

《为真道争辩》上册

第六章

圣经可信(上)

张逸萍

 

 

 

首先让我们继续前文的讨论。如果要证明基督教是唯一可接受的信仰,我们可以使用几个逻辑步骤﹕

 第一,有神;

第二,只有一神的宗教才值得相信;

第三,在一神宗教中自称为神的只有耶稣一个。虽然还有其他人,但是他们的可信性甚微,他们所能有的凭证,跟耶稣比,相差甚远,实在丢脸。

 但是,且慢,上述逻辑有二个漏洞。第一,未信的人可能会这样还击﹕上帝不一定需要来做人!这只是基督教的观念而已。没错,如果上帝不愿意亲自跑到世上来,祂可以托一个使者将祂的吩咐转告人类,而祂所差遣的使者,也就是众宗教所讲的先知。

 如果上帝不亲自来到世上,又不差遣先知将祂的要求告诉我们,那么祂很可能就不想管人类的事情(这正是自然神论的讲法),所以我们也不必管祂。如果祂将来要审判我们,我们也可以震震有词的对祂说﹕「你没有告诉我们怎么做,所以,不知者不罪。」但是,万一祂曾经派遣先知将祂的话告诉我们,我们就必须知道。

 然而世界上自称先知的多得很,那我们怎么办呢?

 如果先知是为神传话,总会有一些自称为「神的话」的书籍留下来。那么,人可以调查这些书籍。在所有一神宗教的经典中,主要有三本书自称是神的话,就是﹕基督教的圣经、回教的可兰经、和摩门教的摩门经。当然,事实上,不止于此。据说还有一些印度教的吠陀经,也自称是神的话。但是,印度教相信的是泛神,所以不必考虑。此外,咱们东方闪电的书也自称是神的话。今后大概还会有自称是神的话的宗教书籍出现。我们怎么办?

 当我们谈到,要审查那些自称为神的人,由于我们无法知道什么是鉴别真神的准确测试,所以我们只能比较这些人所提出的凭证,(见「耶稣是真神」一文。 )所以笔者建议,如果我们要审查这些自称为「神的话」的书籍,我们也只好看看这些书籍有什么凭证,可以证明自己是神的话。

 至于第二个逻辑漏洞,就是﹕耶稣的事迹,例如祂的复活、神迹和自称为神的言论等等,都有赖于圣经的可信性。如果圣经不可信,那么耶稣这些证据都不能成立。麦道卫( Josh McDowell )推论说,如果耶稣自称为神,那只有三个可能﹕疯子、骗子、真神。他推论的结果是﹕只有耶稣是神这个选择最合理。虽然这个推论简洁有力,但笔者觉得,在逻辑上,似乎还缺少了一点。当我们说「耶稣自称是神」时,还有一个可能,就是祂并未如此宣称,只是后来的人把祂愈捧愈高,结果将祂「封神」。因此,我们需要证明圣经可信,才能相信耶稣实在曾自称为神。

 所以,证明圣经可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题目!

 现在本文采取下列的逻辑步骤,以证明圣经可信﹕

 1 。圣经的来源。

  首先,我们需要为「圣经」下定义。基督徒所讲的圣经是什么?它怎样出现的?正典是怎样决定的?有那些书卷被包括在圣经内?

 2 。流传的可靠。

 既然圣经是一本古书,它的来源有一段历史,我们怎知道现在我们所读得到的圣经就是上边所讲的同一本圣经?

 3 。圣经权威。

 当我们讨论耶稣是神的时候,我们先说明耶稣自称为神。祂不像一些人,从未自称为神,只不过是后来的人把他「封神」。所以我们必须问﹕圣经有没有自称为神的话?历史上教会怎样看?还有,基督徒常讲的「圣经是神所默示的」,是什么意思?

 4 。圣经和考古学。

 在证明圣经是神的话之先,我们必须先证明圣经不是虚构的,考古学可以帮助我们说明这一点。

 5 。一本非凡的书。

 仅仅证明圣经不是虚构的,和证明圣经是神的话还有一段很远的距离。但是,我们无可否认,圣经是一本非凡的书籍。它的独特之处,不但非常骄人,而且显示它是一本超自然的书。

 6 。圣经和预言应验。

  但是,还有一件事,最能证明圣经是神的话,也就是神在圣经中自设的测试——预言应验。

 7 。圣经和护教学。

最后,我们还要比较圣经的凭证和《摩门经》、《可兰经》的凭证,那么,我们就毫无疑问,定能知道只有圣经是神的话,圣经中的神是独一的真神。

  请再参考「附录三﹕总结《为真道争辩﹕可信凭据》的逻辑步骤」。

 

 

 圣经正典的成立

 我们首先必须问﹕什么是圣经?那些书才是神的话?是怎样来的?当然,基督徒相信现在的圣经,旧约正典三十九卷,新约正典二十七卷,合共六十六卷,全都是神的话,不能加添,也不能减少。所谓圣经正典( canon ),就是这六十六卷书。

 但很多人质疑这个正典成立的过程。虽说圣经是神所默示的,然而先知或使徒的书写成后,还需要经过一个选择的过程,这岂不是说,最后还是由人来决定哪一卷书是神的话?一些稍有教会历史知识的人,更知道正典成立是经一些会议决定的。于是更误会圣经是由一组权威人士决定,然后以高压手段,强迫平信徒接受。事实上,正典成立的议会只不过是确定那些早已被接纳的书卷,成为圣经正典。在此,必须强调,无论是新约和旧约圣经,它们都是经过一段相当长的时间,被神的选民承认和接纳,然后,议会只是将之官方化。

 如果你相信神默示这些书卷,应该也不难接受神可以感动祂的子民接受、控制一个议会、控制整个正典成立的过程。圣经说﹕「羊也听他的声音…羊也跟着他,因为认得他的声音。羊不跟着生人,因为不认得他的声音。」(约十3-5 )

 也许仍会有人批评说,所谓神的默示,说到底,只不过是一般的流行意见,一般人接受的就是神的话,一般人不接受的就不是神的话。但是如果不是这样,假若有人假冒神的话,或自以为得着神的默示,那么,我们怎样去分辨?假若我们接受所有自称为神的话的书籍,只因作者如此宣称,难道我们不会同样惹来批评么?所以,如果一本书自称是神的话,又加上属神的人都认得出来,这就是最可靠的了。

 

 

(一)新约正典成立

 ( A )四类书卷

 新约成立之前,和旧约一样,也有四类书卷存在﹕

 1 。公认的( Homologoumena ) ——就是一些人人都接纳,从来没有争议的。例如﹕保罗的一些书信。

 2 。有争议的( Antilegomena ) ——曾有一小部分人持异议。

             · 希伯来书——因为作者未能确定。

            · 雅各书——作者是谁未能完全确定,而且内中有一些话,似乎和保罗的教导相反,它强调行为。

            · 彼得后书——它的写作风格和彼得前书有异。

            · 约翰二书、三书——因为它们是给个人写的书信,传播范围有限。

            · 犹大书——其中提及伪经以诺书。

            · 启示录——千禧年是争论的中心。

 3 。次经( Apocrypha ) ——这些书虽然未能被选正典,但是常被正统基督教或其他教派所引用。例如《伪巴拿巴书》( Epistle of Pseudo-Barnabas )、《哥林多书》( Epistle to the Corinthians )等等。[1]

 4 。伪经( Pseudepigrapha ) ——内容不真实,是空想出来的,而且有异端神学思想。例如﹕《多马福音》( The Gospel of Thomas ),《彼得福音》( The Gospel of Peter )等等。[2]

 (请见附录一「新约次经伪经」进一步的讨论。 )

 

( B )逐渐被接纳

 新约正典的成立也是一个逐渐的过程,最后由第四世纪一些会议决定。

 1 。早期教会非常尊敬彼得和保罗的写作。保罗说﹕ 「我所写给你们的是主的命令。」(林前十四37 )信徒「都恒心遵守使徒的教训、彼此交接、擘饼、祈祷。」(徒二42 )

 2 。在决定的过程中,有几个教父曾订下一系列的书名字,认为只有这些书卷才可接受。坡旅甲 ( Polycarp ),犹斯丁( Justin Martyr ) 老早列举新约正典的目录,就是现在的二十七卷书。亚山那亚 ( Athanasius of Alexandria)也列出同样的书卷名单。不久之后,耶柔米 ( Jerome )和奥古斯丁( Augustine )亦同样指出新约这二十七本书卷。

 3 。第四世纪的教会已开始草拟新约正典的目录,指出那些是有争论的,那些是异端和不可接受的。

 4。主后313年,基督教正式被君士坦丁承认。教会亦召开了一些会议,接纳新约二十七卷书为正典。[3]他们并非只开了一次会议,事实上,在决定新约正典时,主要有两次会议,就是﹕赫波宗教会议( Synod of Hippo, 393 AD)和迦太基会议( Synod of Carthage, 397 AD ) 。

 由此可见,圣经正典的成立,并不是出于一群权威人士的高压结果。

 

( C )最后正典成立

 为什么需要成立新约正典?首先,当时异端很多。第二,教会需要决定那一本书可以相信。最后,主后367年戴克里仙( Diocletian )尝试摧毁基督教和圣经,没有人愿意为一些虚假的书卷而死,所以必须尽快决定那些书卷是正典。

 旧约的选择原则重在先知性,而新约选择的标准则重在使徒性,凭此决定那卷书应该被选,那卷书应该被弃。他们问﹕是使徒写的吗?如果不是,它有没有使徒的认可?有没有代表使徒的教导?因为教会是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弗二20 ,三5 ,徒二42 )基督曾答应差遣圣灵,叫使徒明白真理﹕「只等真理的圣灵来了,他要引导你们明白一切的真理。因为他不是凭自己说的,乃是把他所听见的都说出来。并要把将来的事告诉你们。」(约十六13 )还有,「保惠师,就是父因我的名所要差来的圣灵,他要将一切的事,指教你们,并且要叫你们想起我对你们所说的一切话。」(约十四26 )所以,早期教会「都恒心遵守使徒的教训。」(徒二42 )上边也已经解释。

 于是,当时所决定的,就是今天新约那二十七卷书。

 

(二)旧约正典成立

  无论是新约或旧约,在正典成立之前,由于被接纳的程度不同,可划分为四个不同类别﹕

 

( A )四大类别

 1 。公认的——就是一些人人都接纳,从来没有争议的,例如摩西五经。

 2 。有争议的——虽然被大部分人接纳,但却有一小部分人持异议。这些书和它们受争议的原因如下﹕

 · 雅歌——谈及男女之事

· 传道书——因为书中有一些怀疑的话

· 以斯帖——没有提到「神」字

· 以西结——前十章不像旧约摩西的教导

· 箴言——有些不合逻辑,似乎是矛盾的话,例如﹕「不要照愚昧人的愚妄话回答他……要照愚昧人的愚妄话回答他。」(箴廿六4-5 )

 3 。次经——只有少部份人接纳,大部分都质疑,而且从未被任何会议接纳。例如﹕《智慧篇》( The Book of Wisdom ),《多俾亚传 》( Tobit ),《友弟德传》 ( Judith )和《玛加伯》上、下书( 1& 2 Maccabees )等等。[4]

 4 。伪经——是一些明显是伪造的书籍,几乎所有人都反对,而且没有什么人去辩护它们的真实性。例如﹕《禧年书》( The Book of Jubilee )、《以诺上书》( 1 Enoch ),《玛加伯》三书、四书( 3 & 4 Maccabees )等等。[5]

 在此必须一提,次经和伪经这两个名词有时相当混乱,尤其是天主教称旧约的伪经为次经。但这四类书籍之分别,主要在乎它们的真实性和被接纳的程度。 (请见附录二「旧约次经伪经」对次经和伪经进一步的讨论。

 

( B )逐渐被接纳

 旧约正典的成立并非由一个拉比组成的议会决定的。这是很多人的误会,上文已交代清楚。旧约正典的所有书卷都是神所默示,被祂的子民辨认出来,并加以搜集和保存。

 1 。摩西五经在写作完成的时候,马上被以色列人接纳为神的话﹕ 「摩西下山,将耶和华的命令、典章、都述说与百姓听;众百姓齐声说,耶和华所吩咐的,我们都必遵行。 」(出二十四3

 2 。旧约后半部是先知书。神默示祂的话,由先知口述,写下来被保存。部份先知书直到主前三世纪才完成。

 3。旧约第三部分叫做「其他写作」(Hagiographa),这一部分直到主后九十年的吉尼亚会议(Council of Jamnia)才完全决定。

 玛克比人后书(二章13-18节)曾经描写旧约各卷书怎样被搜集在一起,即是说﹕当时这些书已经被搜集和编号。早期教会的时候,这些书已经被一般以色列人所接受为神的话。吉尼亚会议只是决定其中五本有争论的。次经仍然一直传流,但被排除在正典之外。 [6]

 

( C )最后成立

  主后七十年,耶路撒冷和圣殿被摧毁,犹太人知道自己将会亡国四散,而且当时基督徒的写作已经出现和流传,所以他们需要决定那一卷书才是神的话和有权威,可以在他们的会堂中诵读。当时有一位犹太拉比向罗马政府申请召开一个纯粹宗教性的吉尼亚会议,这会议的会期不是一天或一星期,而是经过多年(几乎到第二世纪)的讨论,旧约正典才正式成立。

 他们选择的原则有下面几方面﹕

 · 权威性﹕是否自称是神的话。

· 先知性﹕作者是否属神的先知。旧约对真假先知的分辨法,是看他们的预言有没有错,所以,书中有没有错预言,也成为选择的标准。

· 可靠性﹕内容是否可靠。他们当时的态度是,凡是有可能错的,便丢弃之。

· 有活力﹕是否有改变人心的力量。

· 被接纳﹕是否已经被神的子民接受、收集、诵读和应用。

 至于那一卷书被包括在正典中,基督教的旧约圣经,就是犹太人的正典,不多不少,只是在排列和分段稍有不同。例如他们并没有列王记上下、或者撒母耳记上下之分。 (但天主教圣经的旧约,加上了几本次经。请见「天主教」文和「附录二﹕旧约次经伪经」进一步的讨论。

*****

 

此外,还有两个相关的题目,我们必须在此讨论﹕

 ( A )正典已经完成了吗?[7]

             一直以来,教会都同意,圣经正典已经完成。无需,也不能,加添或删除任何书卷。因为﹕

 1 。从神学观点而言,神只通过先知和使徒说话。

 2 。从历史观点而言,使徒的继承人并不承认自己有从神而来的新启示。不但基督教没有更改正典,当新约时代来临,神感动犹太人成立旧约正典,而二千年来,犹太人也没有更改旧约正典。他们没有再公开承认新的先知,也没有加上任何新的先知书卷,这不是一件很奇妙的事吗?

3 。从逻辑方面而言,应该纳入正典中的书卷,不可能流失或者不被纳入,因为神不可能默示一卷书,而无法保存它。

 

( B )天主教圣经和次经

天主教旧约比基督教的旧约多了几本次经。这些书借都非常值得怀疑,因为﹕

 · 它们不在存在于希伯来文旧约,只是在主前250年的希腊文抄本才有。

· 犹太人也不承认这些书卷。

· 新约作者从不把它们当作圣经看待。

· 它们包含一些不合圣经的道理。

· 这些书卷没有自称是上帝默示的。

 必须记得,天主教教庭是在马丁路德改教时,才接纳这些书借为正典。这样做的确令人怀疑,他们可能使用这些伪经,来辩解当时正遭攻击的神学思想。

 

  

圣经流传的可靠

 上边已经讨论过,圣经各书卷经过一段时间,为神的子民公认,最后成立正典。然而,常有人疑问说,我们现在的圣经和第一份手稿可能大不相同,由于年代久远而被多方多次更改,失去本来面目。所以,即使圣经本来是神的话,亦会被后来的人弄得一团糟。那么,现在让我们来研究,圣经流传是否可靠。

 

(一)新约的流传

 ( 1 )希腊文的手抄本数目甚多

至今约有五千五百本新约手抄本存留于世界各处。约有11%的新约古卷是第二到第十世纪时的物件,其他89%都在十五世纪之前抄写。这些重要的手抄本都成为现代各种译本的基础。以下是最早的几本手稿﹕

 约翰雷兰蒲草纸片断( John Pylands Fragment – P52 ,第二世纪)

贝蒂蒲草纸集( Chester Beatty Papyri – P45, P46, P47 ,第三世纪)

伯默蒲草纸集( Bodmer Papyri – P66, P72, P75 , (第二或第三世纪)

梵蒂冈古卷( Codex Vaticanus ,第四世纪)

西乃古卷( Codex Sinaiticus ,第四世纪)

 既然有那么多的抄本,于是很容易让人怀疑,这些抄本有很多的「错误」,但事实上,这些不是错误,而是「差别」( variant ) 。也因为有这么多的抄本,所以也很容易知道差别在那里。 Geisler认为这些差别只占少部分,而圣经的99%多都是可靠的。[8]至于那些有问题的地方,根本不影响经文的内容,大部分的圣经版本在这些有差别的地方都加上注释。例如中文圣经偶然有些小字注释,写着﹕「有古卷作…… 」,我们都见过,都可以知道这些差别是无伤大雅的。

 还有一点令人惊讶的是,圣经的古卷比任何古代文学作品的古卷都多,例如说﹕《帕拉图》只有七本古本、《凯撒》只有十本,但从来没有人怀疑这些书的可靠性。至于中国人的《论语》和《诗经》等古书的抄本数量,大概也不能和圣经相比。

 ( 2 )手抄本和写书的时候距离短——整本新约是在主后50至90年写成的。最早的手抄本是主后150-200年之间抄写的。听起来一、二百年好像是很长的时间,但如比较其他古典文学作品,那是很接近的了。例如《铁证待判》( Evidence that Demands a Verdict )中有一个著名例子﹕《河马》的抄本是成书后二千二百年抄写的。

 ( 3 )最早被翻译——古代文献被翻译成其他文字的不多。新约在主后300-400年翻译成拉丁文;主后150-250年翻译为古叙利亚文( Syriac )。从这些翻译本,也可以查证圣经流传的准确性。

 ( 4 )早期教父引用圣经的数量甚多——例如,伯根( John Burgon )搜集了早期教父(主后325年之前)所引用新约的话共八万多处。所以,即使现在失去了圣经,仍然可以从这些语录,将新约重新建立起来,只是次序无法一样而已。

 ( 5 )新约圣经写作的时间和耶稣的时代接近——有人认为新约圣经写成的时候已事隔多年,记忆力可能芜糊。但事实上,作者都是耶稣时代的人物,他们都是目击证人,或者和当事人相熟悉,并非事隔多年。例如,使徒行传记载保罗被监禁,但没有记载他的死,证明它写于保罗死之前。下面是一些新约书卷的写作日期﹕

 保罗书信        AD 51-62

马可福音        AD 64-70

马太福音        AD 80-85

路加福音        AD 80-85

使徒行传        AD 64-85

约翰福音        AD 100之前

 还有一点,上边已经提到,耶稣应许圣灵叫门徒能想起祂所说的一切话。 (约十四25-26 )

 

(二)旧约的流传

 死海古卷发现之前,没有太多旧约手抄本留下来,因为犹太人习惯把已经破旧的手稿丢掉。但是,如果我们了解他们抄圣经的规则,就可以知道他们手抄本的准确性。犹太人抄写圣经主要分两段时期,各有他们的规举﹕

  ( 1 )犹太遗传经典时代( Talmudist period , AD 100-500 )

这一个时期,犹太人建立了一个非常复杂的抄写圣经规则。例如﹕必须抄在一张清洁的羊皮上;每一张羊皮都有一定的行数;不能凭记忆抄写,连一个字都不可以;即使皇帝和抄写员说话,他也不能回答。

( 2 )马所礼时代( Massorectic period , AD 500-900 )

在这一段时候,犹太人的抄写规则更复杂,他们在抄本上加上「母音」( vowel point ),帮助读者知道如何发音,他们数算每一个字母在每一本书中出现的数目,又知道每卷书最中间的字是那一个,全本圣经最中间的字又是那一个,等等。

我们现在完全没有在被虏之前的旧约手抄本,但是从主前300年到主后500年,这一段时间的手抄本却有一些。[9]旧约的重要抄本都从马所礼时代来,其中最重要的手抄本如马索拉版本( Codex Cairensis )和列宁格勒古抄本( Codex Leningradensis ),现陈列在列宁格勒公众图书馆内 。[10]根据十八世纪的一些资料,旧约手抄本约有700份左右,而后来最重要的古卷是死海古卷和开罗会堂的古卷。[11]

 

(三)死海古卷( Dead Sea Scrolls

无论旧约的手抄本怎样准确,最早的整个旧约希伯来文手抄本是主后1008年的巴比伦版本( Codex Babylonicus Petropalitanus ),那是旧约写成后 起码1400年的抄本。

 1948年,圣经抄本权威甘扬( Frederic Kenyon )说﹕ 「我们的确没有办法找到比马所礼时代更古老的手稿」。学者只有从巴比伦和古埃及的泥板才可以明白圣经的背景。但到死海古卷发现后,情况才大大改观,因为它比任何手抄本早了一千年。 (从前确定死海古卷的日期约在主前100年到主后100年,但最后确定它们属于主前100年。

 1947年,一些牧羊人在死海附近寻找丢失的羊的时候,发现昆兰( Qumran )山洞,而洞里面满了古卷。这些古卷后来被一些考古学家购得,他们发现原来这是一些很古老的手稿,于是再去这些山洞寻找,结果发现了八百多本有二千年那么久的手稿。发现古卷的地方和其中的洞穴,后来被证实是属于主耶稣时代隐居的爱色尼人( Essene )的,他们抄写了很多旧约圣经和其他书卷。

 死海古卷的发现令人感到很兴奋。奥布( William Albright )博士是世界知名的考古学家。他对其中一个发现者说,「非常祝贺你,因为你发现了现代最重要的手稿,无可怀疑,这这些手抄本比那舒( Nash )纸本(定年是主前200年到主后100年)更古,令人惊讶的发现,而且我们都很高兴,因为这些手抄本都是真的。

   这些古卷分别藏在几个山洞中,第一洞穴有以赛亚书全书和其他书籍。第二洞穴由贝都因人(Bedouin ,在阿拉伯半岛、叙利亚和北非沙漠中游牧的阿拉伯人)发现,其中有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申命记、耶利米书、约伯记、诗篇等等。第三洞穴由其他考古学家发现,最重要的书卷是爱色尼人的铜卷,据说它是一份藏宝地图。第四洞穴由贝都因人发现,已被他们洗劫,其实这是最重要的一个洞穴,保存了最多的古卷,包括全部旧约圣经(除了以斯帖记),还有很多圣经注释。都被贝都因人和他们的考古学家拥有。此外还有其他的洞,共十一个。[12]

  死海古卷明确地证明了一件事,就是犹太人抄圣经非常准确。事实上,早在第一世纪,犹太历史学家约瑟夫( Josephus )已经说过﹕「我们非常尊敬我们的圣经,有一件事可以证明﹕虽然经过长时期,没有人胆敢在圣经中增添、删除、或者变改一个音。

如果比较马所礼手稿和死海古卷,那证明约瑟夫的话没有错。除了以斯帖记外,旧约每一卷书都在死海古卷中找到。有一些是整卷,有一些是部分。最有趣的是,它和马所礼手稿没有多大差别。根据《铁证待判》,「以赛亚书……只有十七个字是有疑问的……对书中意义并无影响…… 」[13]所以,死海古卷证明了圣经流传的可靠性。

 当四位研究死海古卷的学者,被问及死海古卷和现在的旧约有什么差别没有,其中一个说,「没有重要的问题,多是一个两个字在不同的地方被漏掉」 ;另一位举例说,例如申命记三十二章有一些版本用children of Israel ,而死海古卷则用children of God ,其实这也是七十士译本所用的字;又另一位说,死海古卷和现在的旧约之间没有矛盾,问题只是它支持那一个版本而已。[14]

 除了证实圣经流传可靠之外,死海古卷还证实了一点,就是旧约的预言不是事后加上去的。过去一、二百年来的「高等批判」对圣经多方怀疑和攻击。现在,上帝亲自回答了。编写圣经注释的菲华( Charles Pfeiffer )说﹕「虽然死海古卷没有完全驳斥高等批判,然而它是支持传统观点的。

 

 

 圣经的权威

 上文已经讨论过圣经的来源、正典的成立、流传的可靠,现在马上要进行的一步,就是找出证据,证明圣经自称神的话。

 主耶稣在圣经中确认圣经的权威,但如果我们因着耶稣的话,认为圣经可信;而我们相信耶稣是神的儿子,又是因为圣经的话,这是一个循环逻辑。但是我们可以这样看﹕圣经和圣经中的神都宣称圣经是神的话。

 

(一)圣经自称是神所默示的

 现在让我们先列举圣经自称是神的话的证据﹕

 ( 1 )旧约圣经常出现「神说」之类的字眼,例如;

 「耶和华对亚伯兰说」(创十二1 )

「神吩咐这一切的话,说」(出二十1 )

「耶和华晓谕摩西的帮手嫩的儿子约书亚,说」(书一1 )

「耶和华说」(士一2 )

 

( 2 )新约也常出现非常权威性的字眼,自称是神的话﹕

 「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提后三16 )

「并且我们讲说这些事,不是用人智慧所指教的言语,乃是用圣灵所指教的言语,将属灵的话,解释属灵的事。」(林前二13 )

「因为预言从来没有出于人意的,乃是人被圣灵感动说出神的话来。」(彼后一21 )

 如果再加上耶稣(自称是神)在四福音所讲的话,圣经自称是神的话的地方便更多。耶稣不但在圣经中发言,祂更坚定旧约,又应许新约的来临。

 

(二)耶稣怎样看旧约

 耶稣曾坚称旧约圣经乃是神的话,祂说﹕「天地废去,较比律法的一点一画落空还容易。」(路十六17 )

 耶稣在旷野受到魔鬼试探时,完全引用旧约的话来对抗魔鬼(太四1-11 ,引用了申命记和诗篇)。耶稣也用旧约经文来辩论,「有一个律法师,起来试探耶稣……耶稣对他说,律法上写的是什么?你念的是怎样呢?」(路十25-26 )耶稣在这里引用的是申命记。即使耶稣在受苦的时候,祂仍然引用诗篇来说话﹕「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太廿七46 )耶稣经常如此,祂相信旧约,以旧约为权威。

 总括耶稣对旧约的态度,祂认为圣经是﹕

            · 权威—— 「耶稣说,这样,大卫被圣灵感动」(太廿二43 )

            · 可靠—— 「若是这样,经上所说,事情必须如此的话,怎么应验呢。」(太廿六54 )

            · 足够—— 「亚伯拉罕说,若不听从摩西和先知的话,就是有一个从死里复活的,他们也是不听劝。」(路十六31 )可见圣经的话足以叫人得着救恩。

        · 不能被摧毁—— 「莫想我来要废掉律法和先知,我来不是要废掉,乃是要成全。我实在告诉你们,就是到天地都废去了,律法的一点一画也不能废去,都要成全。」(太五17-18 )「经上的话是不能废的。」(约十35 )

            · 合一—— 「于是从摩西和众先知起,凡经上所指着自己的话,都给他们讲解明白了。」(路廿四27 )

            · 历史性—— 「约拿三日三夜在大鱼肚腹中;人子也要这样三日三夜在地里头。」(太十二40 )

            · 无误( inerrancy ) —— 「你的道就是真理。」(约十七17 )

            

(三)耶稣怎样论及新约

  虽然耶稣表现出非常相信和非常推崇圣经;但是,那时并没有新约,而耶稣所引用和谈论的,都是旧约。虽然如此,耶稣应许新约

 圣经说,教会是「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有基督耶稣自己为房角石。」(弗二20 )「这奥秘在以前的世代,没有叫人知道,像如今借着圣灵启示他的圣使徒和先知一样。」(弗三5 )可见新约的使徒们和旧约的先知们,在神的道上,都获得神给予他们一份独特的委任。

 使徒被选为新约作者的原因有好几点。首先,他们是耶稣亲自拣选的。耶稣「叫他的门徒来,就从他们中间挑选十二个人,称他们为使徒。」(路六13 )耶稣在世上三年, 使徒和祂一起、跟随祂,是一个历史上特有的经历。圣经说﹕耶稣「设立十二个人,要他们常和自己同在,也要差他们去传道,」(可三14 )又吩咐「你们也要作见证,因为你们从起头就与我同在。 」(约十五27 )

 圣灵也特别与众使徒同在 ,因为这是耶稣应许的。耶稣说﹕「我还与你们同住的时候,已将这些话对你们说了。但保惠师,就是父因我的名所要差来的圣灵,他要将一切的事,指教你们,并且要叫你们想起我对你们所说的一切话。」(约十四25-26 )「我还有好些事要告诉你们,但你们现在担当不了。只等真理的圣灵来了,他要引导你们明白一切的真理,因为他不是凭自己说的,乃是把他所听见的都说出来,并要把将来的事告诉你们。」(约十六12-13 )

 

(四)附带问题 

此外,我们还要处理一些问题, 例如,有些作者似乎不是使徒,其中最明显的就是保罗,他还写了很多新约书信。在使徒行传中,早期教会曾经要找一个人代替犹大 (徒一21-22 ) ,但从圣经历史来看,保罗才是神所拣选的,而不是使徒行传一章的马提亚。虽然保罗不是曾经在世上跟随过耶稣的十二个门徒之一,但他自称使徒,他说﹕「作使徒的保罗,(不是由于人,也不是借着人,乃是借着耶稣基督,与叫他从死里复活的父神)。」(加一1 )。保罗也说自己曾经见过主﹕「我不是见过我们的主耶稣么?」(林前九1 )「以后显给雅各看,再显给众使徒看,末了也显给我看。」 (林前十五7-8 )

 保罗也多次为他的身份辩论,说﹕「我不是使徒么?」(林前九1 )「我一点不在那些最大的使徒以下。」(林后十一5 )保罗所行的神迹不亚于其他使徒﹕「我在你们中间,用百般的忍耐,借着神迹奇事异能,显出使徒的凭据来。」(林后十二12 )

 除了保罗之外,还有一些新约的作者也不是使徒。但他们和使徒非常亲近,他们所写的乃是使用和证实使徒的教训。

 (1)例如马可虽非使徒,但是他和使徒们曾经密切来往,彼得说﹕「我儿子马可…… 」(彼前五13 )可见,马可和彼得同工。 (2)雅各和犹大也跟使徒们一起在耶路撒冷同工。雅各很可能是耶稣的兄弟。 (3)路加是保罗的同伴,保罗说﹕「独有路加在我这里…… 」(提后四11 )路加亦自称是耶稣时代的目击证人﹕「提阿非罗大人哪,有好些人提笔作书,述说在我们中间所成就的事,是照传道的人,从起初亲眼看见,又传给我们的。」(路一1-2 ) 。 (4)希伯来书的作者虽然未能完全证实是谁,但是他说﹕「这救恩起先是主亲自讲的,后来是听见的人给我们证实了。」(来二3 )可见希伯来书的作者和使徒也很接近。

 

(五)早期教会的见证

 早期教会亦尊重使徒的权威,以他们的话为准则,他们「都恒心遵守使徒的教训、彼此交接、擘饼、祈祷。」(徒二42 )

 他们所领受的真道,就是使徒所传的道。保罗说﹕「我们也不住的感谢神,因你们听见我们所传神的道,就领受了,不以为是人的道,乃以为是神的道。这道实在是神的,并且运行在你们信主的人心中。」(帖前二13 )

 他们聚会的时候,亦宣读使徒的话﹕「你们念了这书信,便交给老底嘉的教会,叫他们也念。你们也要念从老底嘉来的书信。」(西四16 )「我指着主嘱咐你们,要把这信念给众弟兄听。」(帖前五27 )

 无论如何,使徒和早期教会都相信﹕「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提前三16 )

 

(六)教父们的话

 早期教父均非常尊敬使徒的话,有历史为证。教父革利免( Clement )写信给哥林多教会,说﹕「使徒们从主耶稣那儿得到福音,耶稣是从神来的。所以说,基督从神来,而使徒从耶稣来。」

 教父伊格那丢( Ignatius )说,「我不能像彼得和保罗一样给你们教训,他们是使徒,我不过是一个罪人。

 教父特士良( Tertullian )说得更清楚﹕「我们这些基督徒不可凭着自己的权威教导什么道理,也不能接受他人凭着他权威所订定的教导。

 

(七)圣经是神所默示的

 到此为止,可以清楚看见,旧约自称是神的话,而耶稣亦视之为权威。耶稣却应许了新约,并且委任使徒们把它写下来。使徒的写作(新约圣经)亦自称是神的话和显出信仰的权威,而早期教会历史亦见证了这事。总而言之, 「圣经自称是神的话」。就是说神的灵感动祂的仆人,将祂的话写下来。正如提摩太后书三章16节告诉我们﹕「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那么,在证明圣经是神的话之先,必须先解释「默示」是什么意思。

 

(A)默示的意思

 圣经的写作过程称为「默示」( God breathed )。中文「默示」一词还算清晰,但英文总是说「 inspire 」常和中文的「灵感」一词混淆。诚然,默示不仅仅是一种创作热情,正如诗人写诗,或者音乐家作曲,我们通常称这些为灵感。默示是在书写的时候,圣灵对作者的超自然影响,有时是明晰直接的,有时是间接的,作者未必知道,但经过这样的过程,作品就具备神圣的价值。 「因为预言从来没有出于人意的,乃是人被圣灵感动说出神的话来。」(彼后一21 )然而在写作中,人的成份仍然可见,因为作品是用不同的语言写成,显示出作者的教育程度和文化背景。虽然如此,圣经所说的,也就是神所说的﹕「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提后三1 6 )

 也许可以使用一个粗浅的比喻来说明。神就好像是一个写字的人,而圣经作者就是不同的工具,如钢笔、铅笔、毛笔。不同的工具,所写出来的字当然不同,但是这个人的书法笔迹仍然是清晰可见,别人都可以认得出来。所以,虽然圣经是人的作品,但神能够控制最后整个产品。因此,圣经不单是人的话,也是神的话,借着人的口或笔写出来。

           

( B )圣经的两个作者

 所以,圣经每一卷书都有两个作者﹕

 第一个就是神自己。圣经的话就是神自己的话——无论新旧约圣经,都有这样的宣言,例如﹕「耶和华借摩西传给以色列人的律法书」(尼八1 )和「圣灵有话说。」(来三7 )

 第二个作者就是今天人认为是圣经书卷作者的,如摩西、保罗等,但他们只不过是被神的灵感动,去传达从神所收到的信息。新旧约都这样告诉我们﹕「耶利米说,耶和华的话临到我,说」(耶一4 );「并且我们讲说这些事,不是用人智慧所指教的言语,乃是用圣灵所指教的言语。」(林前二13 )

 

( C )默示不是什么?

 因为默示是一个超自然过程,和世间所能经历的事物不同,并没有相似的例子;所以,很容易产生误解。以下面是几点常见的误解﹕

 1 。默示并不是机械化的口述,不像当邪灵附在灵媒身上,以灵媒的口讲话,或者以他的手「自动书写」,所以不是任何完全中止作者思想的传达方式,因此,不会抹杀作者的个人风格和文化背景。

2 。默示只限于第一份手稿,而不是以后的抄本。以后的抄本和译本均可能有误。

3 。神所默示的是圣经,而非作者,所以权威不在作者,乃在圣经本身。

 

 

 

 

 

 

 



[1]Norman L. Geisler & William E. Nix, A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the Bible (Chicago: Moody Press, 1986), p. 302-12. [2]Geisler & Nix, A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the Bible , p. 308-11. [3]Philip Wesley Comfort, ed., The Origin of the Bible (Wheaton, IL: Tyndale House Publishers, 1992), p. 69-74. [4]Geisler & Nix, A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the Bible , p. 266. [5]Ibid., p. 263. [6]Comfort, The Origin of the Bible , p. 60-61. [7]Geisler & Nix, A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the Bible , p. 217-18. [8]Ibid., p. 346 . [9]Ibid., p. 3 48 . [10]Comfort, ed., The Origin of the Bible , p. 154-55.  [11]Geisler & Nix, A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the Bible , p. 3 57 . [12]Ibid., p. 3 60-65 . [13] 麦道卫着,韩伟等译,《铁证待判》( E. Brunswick, NJ ﹕更新传道会,1993),页84。[14]Hershel Shanks, James Vanderkam, P. Kyle McCarter & James Sanders, The Dead Sea Scrolls After Forty Years (Washington, DC: Biblical Archaeology Society, 1990), p. 84.

 

回《为真道争辩》主

回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