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简体  

《為真道爭辯》中冊

第二十二章

佛教

張逸萍

 

 

            中國基督徒都應該對佛教有點認識,因為中國始終是一個佛教國家;而中國文化和佛教思想也似乎難於分界。所以,我們傳福音的對象中有一部分是虔誠的佛教徒,即使不是,也多受到佛教傳統思想和文化影響。

 

來源

 佛教的創始人是釋伽牟尼。一說他生於566 - 486BC[1]另一說釋伽是320 - 30BC或者是2422BC的人,但565BC(中國周靈王)的說法比較流行。[2]釋伽乃他的性,意思是「能仁」,牟尼是名字,意即「寂默」。[3] 父親「淨飯王」是當時印度一位國王(部落的領袖),所以釋伽出生於貴族。然而,佛教可以說是從印度教而生。當時印度的婆羅門教已經盛行,而且有不同派別的修道團體,神學思想分歧。那時候的印度亦分為十六個大小不同的國家。

 據說釋伽母親一天悠遊於園中,正想舉手攀枝,不料釋伽牟尼卻從她右脅而生,這是有名的佛誕故事。出生後七日佛母辭世,釋伽由姨母撫養。[4] 據說,他出生的時候,「他誕生不久,就能行走七步,每走一步,就是一朵蓮花,並且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道:『天上天下,唯我獨尊。』說完這話之後,就變成一個普通正常的嬰兒了。 [5]

 釋伽逐漸長大,有一天他看見農民耕田,人和牛都非常苦,備受虐待,翻土時地下蟲子紛紛逃走,似乎已知大禍臨頭,釋伽感觸人間痛苦,於是萌生出家之念。[6]十五歲時,他成為族中的繼承人,二十歲結婚,其父為了阻止他出家修行而使用「美人計」,但釋伽終於在二十九歲時逃走,訪師學道,托缽乞食、傳道、打座;最後,由於吃了有毒的食物而去世,死時八十多歲。[7]後世的人對釋伽有很多尊稱,例如﹕世尊、如來、天人師、佛……共十多個別號。[8]

 出家後的釋伽曾學習禪定、非想非非想定、乞食維生、並訪遍名道。雖然如此,仍覺未能得道,一天他坐在菩提樹下,決心若不悟道就不起來,於是一坐四十天,深入禪定妙境,進入神通悟道境界。[9]

 釋伽後來受印度一位頻婆裟羅王歡迎,為他建築「竹林精舍」;這是寺院的開始。之後又建築「祗園精舍」,就是第一所佛學學院。[10]於是,佛教便慢慢在印度展開。

 

 

佛和佛教是什麼?

 佛的意思是什麼?佛就是一個覺悟的人,也有人說,佛是一個「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人」。[11]「自覺」就是自己覺悟了;「覺他」乃是幫助別人去覺悟的意思;「圓滿」則是自覺者的人性中的佛性完全發揮了。[12]

 誰是佛?按狹義而言,是指釋伽牟尼,而廣義卻是指一切眾生都有佛性,可以修行成佛。[13]佛教主張人性本善,人人都有佛性,只要放下屠刀,就可以立地成佛。[14]佛是人,不是神。釋伽有一句名言﹕「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意思是說,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一個頂天立地的人,都是自己的主宰。[15]

 除了佛之外,人常聽說有菩薩。菩薩是什麼?它的定義是「覺有情」,即上求佛道、下化眾生。[16]有人說,是信佛之後,願意度人,以至自救。[17]另一說,是「覺悟」之意。[18]總而言之,菩薩有某程度的覺悟,但層次不及佛。還有一種叫做「阿羅漢」的,它又是比菩薩低一層次的覺悟者。阿羅漢好比學士,菩薩是碩士,佛是博士。[19]也有人說﹕菩薩是大乘的,阿羅漢是小乘的。[20]

 那麼,佛教是什麼?據淨空法師說﹕「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中國人自古喜歡簡略,佛陀教育就稱做佛教,把陀、育省略掉。佛陀是大智大覺……所以佛陀教育就是智覺宇宙人生的教育,這是佛教的真正面目……它本來不是宗教,現在已經變成宗教了……凡是宗教通通是迷信,佛教裡面沒有迷信。」[21]

 以上的一番話,很多人會感到驚訝,因為他們所認識的佛教是一個宗教。淨空法師又解釋說,今天的社會中有四種不同的佛教。他所講的第一種,是傳統佛教;後來佛教慢慢變成宗教,這是第二種;第三種在日本比較流行,把佛教當作學術,以佛教為哲學,不重視修行(道德的生活);第四種最糟糕,扛著佛教的招牌,但實在卻是邪教,這些人不注重道德,而且行邪術。[22]

佛教是宗教嗎?「宗教」一詞,有多種定義。如果說,宗教是一套信念和價值觀,又或者說,宗教是一個敬拜系統,那麼,佛教絕對是宗教。但如果說,宗教乃是對一位超自然神明的敬拜,那麼,她也許不是宗教。我們可見於聖嚴法師的話,他說﹕「佛教…是無神的宗教」。

 佛教徒不把佛當作神來拜,也不認為佛陀是創造主或救贖主。[23]誠然,佛教不承認有創造萬物的神,他們相信宇宙是恆存的,[24]佛只不過是一位覺悟圓滿的人;所以,佛教可算是無神的宗教。[25]可是,這裡卻出現了一個問題,既然是宗教,當然有她崇拜的對象,況且,無人能否認,佛教中的偶像極多。聖嚴法師又說,佛教徒絕不崇拜神鬼,只崇拜——佛、法、僧三寶,[26] 佛教徒不會把雕刻的像當作菩薩本身,目的只是藉著聖像將信仰的力量感通菩薩。[27] 換言之,佛教不崇拜創造天地的獨一真神,他們崇拜的對象是一些超人,而且為他們雕刻偶像。

 如果佛教所崇拜的是﹕佛、法、僧,那麼,一個真正的佛教徒需要經過「歸依三寶」的儀式,即﹕歸依佛(釋伽)、歸依法(釋伽的道理)、歸依僧(向自己的師父行禮);禮畢,就從師父獲得三寶證書,成為正式的佛教徒。這是測試誰是正式佛教徒,誰是文化佛教徒的準確辦法。

 「三歸」的儀式是請一位和尚作證,誓言內容如下﹕

我某某,盡形壽歸依佛,盡形壽歸依法,盡形壽歸依僧。(念三次)

我某某,歸依佛竟,寧捨身命,終不歸依天魔外道。

我某某,歸依法竟,寧捨身命,終不歸依外道邪說。

我某某,歸依僧竟,寧捨身命,終不歸依外道邪眾。[28]

 

 

主要教義

 既然佛陀的意思就是覺悟和智慧,而釋伽因深深感受到人間疾苦,所以在菩提樹下靜坐,終於悟道。那麼,釋伽覺悟了什麼道理呢?一般而言,佛教人士常說釋伽講的是「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事實上,十二因緣和八正道都包括在四聖諦中。而這些道理都是談及痛苦的原因,和怎樣去消滅它。

 

(一)四聖諦

 四聖諦包括苦諦、集諦、滅諦、和道諦。苦諦論及苦的感受;集諦論及苦的原因,這就是所謂十二因緣;至於滅諦,則論及滅苦之因;道諦講及滅苦之道,也就是八正道。

 

1)苦諦

 什麼是苦的真諦? 人的生、老、病、死,都充滿了悲傷哀悼疼痛痛惜絕望,因為人生下來因有各種感受,所以產生欲望。當不想要的不喜歡的不吸引的色味,臨到人身上時;又或者人希望能得到、見到、接觸到某些事物,但事與願違,苦就產生了。

 用他們另一句術語來概括;五蘊的執著就是苦。五蘊【音yun】是什麼呢?它就是﹕色識。即執著身體執著知覺執著感觸執著思想的活動執著意識,所以帶來各種痛苦。[29]

 

2)集諦

 集諦乃說明人生煩惱的原因,而使人產生煩惱的,就是「十二因緣」。什麼是因緣?「因」就是事物產生的原因,「因」和「緣」一同推動,於是產生「果」。舉一個例,種子是「因」,陽光水份是「緣」,而植物是「果」。以下這十二個「因」和「緣」,所帶來的結果,就是人生的各種痛苦。

 1。無明——一切惡行之源,煩惱障煩惱道——「無明」是從「本明」來的。「本明」就是一般佛法裡面所講的「本來面目」或「佛性」。「無明」是怎麼造成的呢?答案是﹕迷糊,「本明」一迷糊,就變成「無明」。「無明」乃為迷惑、不明白之意,在六道輪迴投胎前喝了孟婆湯,把過去的事都忘掉,就這麼昏一下,就變成「無明」了。[30]所以,它是眾生輪轉,是生和死的根本。(但也有人說佛教人仕,無法解釋「無明」的來源。[31]

 2。行——人前生行為的善惡,業障業道——「行」代表人的意志,有執行、行動的意思。它會讓你覺得身不由己,由於無明,而不得不推演下去,因為有一股必須推演下去的力量,所以一到「無明」,就會生出惡行或善行來。[32]

 3。識——今生的意識(consciousness)來自前生的業力——人會對事物有所認知,這種認知的能力就是「識」。這個世界上每一樣東西,因著人的「識」都會賦予意義。[33]

4。名色——人的身體——有了「識」以後,就生出「名色」來。「名色」是個簡稱,所謂「名」就是「名稱」。人要給所有事物一個名字,否則就不知道怎麼辦了,於是世間事物有了各種色、聲、香、味、觸、法。[34]例如,人要辨別冷、暖、香、臭,所以給予名字。

 5。六入——眼耳口鼻等感覺器官——在「名色」之下又會生出什麼呢?它會生出「六入」。「六入」是什麼?「六入」就是以「六根」去接觸到「六塵」。六根乃是眼、耳、鼻、舌、身、意,亦即是說,身體接觸外界的「接受器」,藉此從外界得到刺激。換言之,因六根接觸六塵(色、聲、香、味、觸、法),所以產生各種反應,然後產生感受。[35]

 6。觸——即接觸外界所得的印象——有了「六入」以後,就緣生「觸」,就是和外界事物的接觸。[36]

 7。受——因接受外界的印象,而生苦樂之心,從而產生感受——所以,人的感覺或感受就在這個地方。我們常說,有些人很理性,有些人很感性,所以謂感性,就是表示這個人很有感覺和感受。[37]

 8。愛——慾望之意,指壞的方面——「受」又會生出什麼來呢?它會生出「愛」。如果有「愛」,當然還包含「惡」(一種相對的情緒),這裡簡單用「愛」把「惡」也代表了。[38]換言之,因為對事物有所感受,所以產生愛或惡之心。

 9。取——因慾望而產生執著之心——有了「愛」以後,接著便是想要得到,「取」就是這麼生出來的。所以一有愛,「取」(當然還包括與它相對的「捨」)便生出來。人既有欲望愛惡,就生出取捨之心。[39]

 這一取以後,就生出「有」,「有」就生出「生」,於是生命就生出來了。(也有說,在「觸」時,人就出生了。)有「生」就會「老死」,這就是會生老病死的過程。整個「十二因緣」就是依照上述次第生出來。所以如果人問,生、老、病、死是怎麼來的?那就是由「無明」來的。[40]

 10。有——即今世所種之「因」,乃業力存在的意思。

 11。生——由於業力存在,所以再去投胎,生命之開始。

 12。老死——既然再投胎,生命當然又要面對老和死。

 據佛教徒的解釋,這不是慢慢一步一步演變出來的,人只要這麼一無明,跟著的十一支因緣馬上來了。所以,人心需要清淨,就是把一些不好、偏執、不正確的執著去掉,才能破「無明」,而進入「本明」。一個正確覺悟的人,能破除貪、瞋、痴等迷惑,於是煩惱斷盡了。

 在此必須一提,佛教並不相信靈魂存在,所有事物都是「緣起」和「緣滅」而有;因緣聚合而生,因緣分散即滅。人不單在輪迴時沒有靈魂,即使活著的時候,人的身心都不停地在變動。好像種子(因)隱藏地下慢慢生長成為植物(果),藏進去的是行為,影響心理而印入心田(業),出來的卻是心理所促成的行為(果)。[41]無論是物質界或精神界,都是「因緣生法」。[42]

 既然所有事物都是「因緣」的結果,所以有佛教徒認為可以「三法印」概括佛教的道理。三法印即:「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1)諸行無常——既然一切由因緣而有,所以宇宙萬物所有現象(「行」是現象之意)都是生生滅滅,遷流變化,沒有永恒不變的。佛教常說﹕「無常」,就是這個意思。(2)諸法無我——既然依靠因緣,所以宇宙間沒有孤立而存在的事物(「法」指事物),一切都在時空裏彼此關涉,所以也找不到一個真實的「我」,是故「無我」。「諸行無常、諸法無我」都是苦之因,「無常即苦,苦即非我」。(3)涅槃寂靜——所以涅槃寂靜乃是佛教徒的理想境界,煩惱之火已經息滅,人便達到完全解脫的清涼自在境界。[43]

 

3)滅諦

 什麼是滅苦因的聖諦?那就是把集諦裡所講的欲望,毫無保留地消退、停止放棄捨棄放開和放走。生死輪迴乃是因有欲望所造成的,所以,欲望若完全消失,生死輪迴和種種痛苦也會相繼消失。[44]

 所以,佛教最終理想就是脫離生死輪迴,進入「涅槃」(Nirvana)。而涅槃是什麼?請見下面解釋。

 

4)道諦

 道諦就是各種修道脫離痛苦的辦法,例如「八正道」,那是佛陀覺悟解脫之道,也就是正道上的八個要素﹕

1。正見——正確的認識——即正確地認識苦諦集諦滅諦道諦,這就叫做正見。這裡所指的知識,並非一般的知識,而是一種超越世俗的領悟,能正確地知道和醒覺無我的道理。[45]換言之,人必須明白,事物的存在,和人心的欲望,都是煩惱的源頭。要如此知道,才是真正的認識。所以,正見是超越生死輪迴的第一步。

 2。正思——正確的思想——什麼是正確的思想?就是希望脫離世間的思維,願意從惡願中解脫的思維,不想傷害任何生命的思維,這就叫做正思維。人必須拋棄自己對世界一切的執著,和拋棄對人、事、和物起傷害的念頭,進而超越它們 (免受這些念頭的束縛),加上修行,以至脫離生死輪迴。[46]

 3。正語——正確的說話——指不說謊、不說離間他人的話、不出惡言、不說沒有意義的話。世界之所以會發生戰爭、仇恨、煩惱、和辱罵,皆因此而起。這是使人延續生死輪迴和令人痛苦的現象。所以,修行者要持守正語,為的就是要從痛苦和生死輪迴中解脫出來。[47]

 4。正業——正確的行為——不殺生、不偷竊、和不做污穢的事:這就是正業。它是指一切有害道德的事情。正業可以幫助人從痛苦和生死輪迴中解脫出來。[48]

 5。正命——正確的生計——當人放下不正當的生計,而走向正當的生計,這就是正命。所謂不正當的生計乃指靠殺生、偷竊、搶劫、販賣人口等來賺取金錢而搏得生存。正命也可以幫助人超脫輪迴。[49]

 6。正精進——正確的努力——當一個僧侶起了念頭,要努力精進,於是拋下惡性,萌生還未有的善性(),維護、增加、和培育一切已生起之善性。這就稱之為正精進。換言之,朝著正確的方向努力。[50]

 7。正念——正確的意識(Right Mindfulness)——人專注於身體,醒覺、和不斷地放下他對世界的貪戀和不滿,叫做正念。這裡的正念指的其實是四念住的修行法門。[51]

 順便在此一提,「Mindfulness」是美國佛教和尚常用的一個詞。如果留意,也可以在美國社團所開設的大眾課程中看見「Zen Mindfulness」(Zen是禪宗)的課程。這是一種鬆馳辦法,但非常接近冥想,事實上,它和真正的冥想難以分界,至少是冥想的初步,所以,它也可算是新紀元技術。

8。正定——正確的禪定——即一心專注,不向外馳散,身心寂静,正住真空之理。當人遠離諸欲和惡念,他就慢慢進入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從離欲而生快樂和喜悅,[52]而隨著喜悅的消失,他便停留在平靜、醒覺和專注中,這就叫做正定。它的特質是心思平靜和專注。換言之,因著實踐佛教的靜坐,而進入頭腦空白的景界,這就是正式的冥想。

 也許,我們可以在此概括地說,佛教覺得人之所以受苦是由於無明,不明白自己的本性,以至生出各種欲望。因為有欲望,所以進入生死輪迴。若要脫離生死輪迴,就必須要注意幾方面需。首先,必須放下一切執著和欲望;然後離開惡行,例如撒謊、殺生等等;也要放棄不良的職業和生計。此外,不但在行為上,還要鏟除心中惡念,例如不可有貪念或傷害人的念頭。但是,最後,最需要的卻是禪定,就是冥想。

 

(二)六道輪迴

 從上述四聖諦的思想可見,佛教有一終極的目的,就是要跳出輪迴,這樣才是解決痛苦的最終辦法。但什麼是輪迴呢?輪迴乃指人死後,可以投胎,再生到物質世界上來。但來生的際遇,卻全視乎今生的「業力」。簡而言之,人行善行惡,可以影響來生,善人有好報,惡人得到壞的報應。因此,一個人財運亨通,可能是前世修福善業所致;如果一個人寄人籬下,窮得要命,也是前世惡業所使。這就是俗言所講的﹕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因果」律。

 佛教的輪迴,比較印度教的更復雜,她有六道輪迴的觀念。所謂六道輪迴,簡單說,就是指人的靈性,在六個法界中,轉來轉去,一下子為人,一下子為神明,一下子為畜生,一下子為地獄道中之鬼魂等等。因此,佛教的輪迴不像一個圓圈在轉,而是由於五惡十善,而上上下下的浮沉。[53]這六道(輪迴的去處)是﹕

 1。天道——人的一生,若功過相抵之後,積有大功德者,死後便歸入天道法界,或為氣天界的神明,可以享受短暫的人天福報。天,在人之上,有欲界、色界、無色界之分。欲界共有六層天,其中的居民樂多於苦,飲食如意,壽命特長。但天道仍然是憑藉物質生存的世界,仍有男女愛欲,及物質情欲,因此叫欲界。居此界者,雖能享受短暫的人天福報,但仍在輪迴中,未脫生死。時候一到,還需要再去輪迴。

 2。人間道——指物質世界中的人類。人生在世時,若能行十善,一生功過相抵之後,仍積有功德者,其功德雖未能上升氣天神,但可再轉世為人,和成為富貴之人。至於有過錯者,而其過不致於墮落其他惡道,則仍可轉世為人,但卻成為貧賤之人。如一生功過參半,或無功無過的人,則可轉世為平凡的人。人的世界,苦樂交錯,或苦多於樂,還有自然界種種的災害,以及生老病死之苦,與心理上種種憂悲苦惱的衝擊。當然,亦會有富貴榮華,賞心樂事,但這一切常是變幻無常,往往樂極生悲。所以,人間道,是苦多於樂。

 3。畜生道——凡在世不為十善、而為十惡、個性愚痴、背天而行、惡貫滿盈,死後若不受地獄種種刑罰,則轉為畜生畜生中又分「胎生」(各種野獸,如牛馬),此乃第一級;「卵生」(如各種飛禽,如燕或雞)為第二級;「濕生」(水中動物,如魚蝦)為第三級;最後是「化生」(昆蟲,如蚊蠅)為第四級。

 4。餓鬼道——此法界之眾生,常遭飢餓,甚至因口渴而口中出
火。所以,此道眾生稱為餓鬼。他們在世時,大都是富人,豐衣足食,甚至一擲千金,毫不吝昔,但對乞丐或困苦之人,卻無半點憐憫之心。他們在世暴殄天物,不惜五穀,花錢浪費,只管自己享受,而不施捨救濟窮人,也不參與公益事業,因此,死後墮入餓鬼道,受飢餓的刑罰。

 5。阿修羅道——阿修羅道的眾生,個性好勇鬥狠、誑妄驕詐、生氣憎恨,無法清靜所以此法界又稱魔界,其王為阿修羅魔王。在此法界中,小魔常被魔王控制,而成為魔王的奴隸,痛苦異常。據說來到這法界的人,都是在世時不修忍辱、好勝心強、驕傲、常起嗔恨、不廣結善緣,因此死後,才會歸入這法界。

 6。地獄道——佛教的地獄甚多,有說共136個。[54]地獄位居人間地下,苦如牢獄。人在當中,每時每刻,都要受刑罰,在罰刑中痛得死去活來,痛死了,鬼差就用回魂水將他潑醒,又再度受刑。如此不斷受刑,度日如年,直到所犯之罪消清,才可解除。那些人會到地獄道受苦呢?如果人生在世,不行十善、反作十惡、罵天罵地、或欺師滅祖、做惡多端,凡此種種,就會造下罪孽,將來死後,一定落入地獄道。

 

(三)天堂的三種說法

 人在輪迴時,有可能會到六個不同的地方(六道)去,其中包括地獄;但佛教也認為,人有可能到天堂去。佛教的天堂是什麼?它是怎樣的?這是佛教內最分歧的題目,沒有統一見解,以下是三種常見的講法﹕

 

1)須彌山

 須彌山上有二十八天,其中的天人或神明仍然有生死輪迴,請見下(宇宙觀)解釋。

 2)涅槃

 涅槃是佛教徒希望能到達的最高目標。它代表著痛苦的結束,和永遠脫離生死輪迴。它是一個虛無的境界。佛教相信,人的痛苦來自人的欲望;人有欲望,是因為人能接觸和感受到外界。所以,如果一切消失,什麼都沒有,自己不但沒有知覺,甚至連自己也消失了,於是一切痛苦,亦會因而消失。[55]在涅槃之中,空無一物,什麼都沒有,沒有動作、沒有行為、沒有業 (沒有因果)、甚至沒有「自我識別」或「自我意識」,於是不但沒有痛苦,也沒有歡樂。所以,涅槃是再無五蘊的境界,是故無痛苦。[56]

 雖然佛教徒對涅槃有不同的見解,但大部分人相信涅槃是指完全的止息。所以,佛教徒常用「空無一物」來強調涅槃的特性,也喜歡使用「入滅」或「圓寂」來形容佛僧之死。這證明佛教是一個悲觀和逃避現實的宗教。 

3)西方淨土

 約在公元前後,人們漸漸產生一種信念,以為在西方有一個極樂世界,叫做「淨土」。只要天天諗誦「南無阿彌陀佛」(「南無」即歸依),死後便能到達西方極樂世界,不再受輪迴之苦。而另一說﹕只要真心誠意唸「南無阿彌陀佛」或「南無觀世音菩薩」或「南無大勢至菩薩」都可以,無論唸哪一位的名號,若能唸到一心不亂、一塵不染的境界,便能帶業往生。[57]

 這個淨土究竟是怎樣的?非常有趣,淨土和涅槃完全相反,它是極其完美和熱鬧的。[58]淨土世界沒有山陵谷地,地皆平正,土地柔軟,有各種樹木,枝葉繁茂,人民的房舍皆裝飾華麗,住宅四邊有清淨浴池。此土不冷不熱,人民壽命無量,所欲皆遂、心想事成。其中居住的人也沒有惡口、忌妒等類問題。 

須彌山也許不能算為真正的最終去處,因為到須彌山的人,仍未擺脫輪迴,還是會死,而且死後去向未知。但若單只看涅槃和西方淨土,這是兩個完全相反的境界!可見,佛教的教義互相矛盾至一個地步,完全不能協調,所以,不可能是真理。

 

 

宇宙觀[59]

 (一)須彌山

 上文提到的須彌山,是佛教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可能因為印度有極高的喜馬拉雅山,所以影響神學中也有一座玄秘的須彌山。據佛教的觀念,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皆繞此山而行,這是佛經中一致的說法。須彌山高128萬里,山根浸沒水中亦128萬里,它比世界任何高山更高。山週有七山七海,在其中一個海,叫做鹽水海,當中有四大陸(洲),其中一洲就是我們所住的地球。[60]

 這山又分為三個層次,就是所謂「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而每一界又有不同的「天」。三界中的所有的天神雖然壽命可能達到幾萬年,但都未超脫生死輪迴。[61] 

1)欲界——再分六個天(地段或層次),其中天神仍有男女關係和食慾意識,仍未跳出生死輪迴。當壽命終了,還得降級到人道。

 2)色界——分十八天(有說二十多個天),在欲界之上,天人壽命更長。

 3)無色界——分四天,這是最高層次的地方。

 修善業的人(即有道德行為的人),只能生活在欲界六天,而在色界天及無色界天中,除了色界的一小部分,其餘都是修習禪定者居住的地方。由此可見,對佛教徒而言,善行的價值並不太高,它不及冥想的功效。

 

(二)大千世界、中千世界、小千世界

 上文已經提到,佛教的宇宙是以須彌山為中心,日月環繞著它轉動,地球也只是這個系統中的一大洲。須彌山是否實有,當然沒有人能肯定;若按今天的術語,它就是一個太陽系。根據佛教,一個須彌山就是一個小世界;一千個小世界組成一個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組成一個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又組成一個大千世界。[62]

 以須彌山為宇宙中心的觀念,誠然跟今天的天文地理知識不同;所以,現代的佛教徒都想辦法去自圓其說。一說,須彌山即北極;四大洲乃地球上的大陸。另一說,須彌山系即一太陽系。可惜無論如何解釋,都有漏洞,不能協調。但最重要的,是他們各家對於諸天的說法, 極為不一。

 

 

禪座

上文已提到,愈是高層次的「天堂」,愈需要修禪座(冥想),善行只能把人帶到比較低級的天堂。所以,禪座對任何佛教徒來講,都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禪座、靜坐、或冥想是怎樣的呢?美國佛教會派發一本有關靜坐的書,書中指出,靜坐有三個步驟,即是﹕數息、繫心臍下、凝心。該書解釋說﹕「靜坐入手功夫就是調息,呼吸需細長深遠,用意引至臍下……息調順了以後,就可以開始數息……呼吸一次就計一箇數……經過相當時間的數息之後,思慮漸趨恬靜……將注意力集中於臍下小腹,眼雖閉著,但眼光須內視小腹……這樣一來就愈微愈靜……倘心息不忘,就不能入定。心息相依,經過一箇時期,心便凝然……怎樣凝法呢?只須應用一箇數呆字,一呆呆住,甚麼都不思量,這就是凝心,漸漸地不覺有手,不覺有身,並不覺有我……這是入定。」[63]簡單來說,因為專注,所以引至頭腦空白。

 佛學專家南懷瑾也說﹕,「至於修煉的方法,佛教禪定之學,與道士修煉內丹之方,其基本形式與習靜養神的根柢,完全形似…佛家密咒、手印與道術的符籙法術又多共通之處,於是融合禪定、瑜伽、丹道而為一的後世正統道家內丹修煉方法…」[64]

 聖嚴法師說﹕「修持」有四部分﹕信、戒、定、慧。信是對佛的信心。戒是五戒十善。定是禪定。慧是禪定而得的智慧。禪定的意思就是「收心攝力而使心力不受外境動搖」,和印度教、中國道教、西洋耶穌教的祈禱一樣,禪能叫人體察宗教的崇高價值,身心安樂,一但有此經驗,「要他不信也不可」。[65]意思就是說人何時禪座或冥想,就可以證明了佛教的道理,又或者說,人在冥想時,便會不由自主地接受佛教的道理。南懷瑾說﹕「以現代眼光來看,是最有科學精神。」[66]

 坐禪還可以帶來神通(佛教叫神蹟為神通),一切凡夫或仙人,都可以因修禪而得到神通。[67]據說,釋伽在他那有名的四十天坐禪悟道中,他得了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和漏盡通這六種神通境界。[68]歷史上還有很多例子﹕八指頭陀本來字認得不多,但靜坐後,能寫詩。其他目不識丁的和尚在禪定之後能寫詩和文章的例子很多。[69]

 換言之,佛教和其他邪教,或新紀元運動,都有共通之處,就是藉著冥想(禪座),使頭腦空白,進入變異意識狀態,以至人能接受佛教的道理(悟道),或者帶來超自然事情(神通)。請見「新紀元運動」(上、中、下)文的討論。

 

 

道德教訓

 佛教認為,人若要超脫生死輪迴,最有效的是修煉,就是禪座,亦即各種冥想辦法;其次需要修行,即道德的生活。佛教宣稱,整個佛陀教育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而其中的「五戒十善」就是他們最有名的道德教訓了。五戒就是﹕[70]

 1。「不殺生」——上至人類,下至昆蟲,凡有生命者,不得故殺。一切眾生,尤其是指有情的眾生(動物),沒有不愛惜自己生命的,沒 有一個動物會甘心情願被殺。如果被殺,只是沒有抵抗能力而已,可是牠們的怨恨之心不會消失。

 2。「不偷盜」——凡他人之金銀財物,乃至一針一草,不得自取。 對一切眾生貢獻是盡義務,不需要報酬,這是義;不偷盜者接近義。「不與取」就是偷盜;不與取的意思就是別人沒有同意、沒有答應,你就取來,這就犯了偷盜。

 3。「不邪淫」——居家學佛,不需全斷婬欲,但只可發生於正常夫婦配偶之間。

 4。「不妄語」——即說不應該說的話,例如﹕撒謊、粗魯話、挑撥是非,皆是妄語。 

 5。「不飲酒」——酒能致醉,令人神志昏迷,故一切酒不得故飲。

 佛教再從「五戒」擴大加深為「十戒與十善」﹕

 不殺生——不殺生Þ救生

不偷盜——不偷盜Þ布施

不邪淫——不邪淫Þ梵行

不妄語——不妄語Þ誠實

            ——不兩舌Þ和諍

            ——不惡口Þ愛語

            ——不綺語Þ質直

不飲酒——不貪欲Þ清淨

           ——不瞋恚Þ慈悲

           ——不邪見Þ正見[71]

 「不兩舌」就是不挑撥是非。「不惡口」即不說粗話。「不綺語」是不說花言巧語。「不瞋恚【音chen hui」即不發脾氣,不生氣,不憤怒。「不痴」就是不愚痴。

 從五戒,引出十戒,不作這十樣事情,反有相反的行為,就是十善。因不殺生而放生、救生、護生,就是救死扶傷,敬老惜貧,保育幼兒,幫助殘障,救人急難,調解纠纷,以及社會福利、公益慈善。因不偷盗而施捨,如缺衣施衣,缺食施食,求財送財,求法說法。因不邪淫而修梵(清净)行。出家人應全断淫欲,在家居士除正式夫妻外,不得亂搞男女關係。因不妄言而說老實话。不绮語而說質直語。不两舌而說調解的話。不惡口而說溫柔話。以及因不貪而修不净觀、對治貪欲。此外,也因不嗔而修慈悲觀;不痴而修因缘觀。

 五戒都是基本的,不能犯的,但是佛教徒相信,有時可以「開戒」。在什麼情形可以開戒?和尚們認為,利益眾生的時候,特別是在救渡一切眾生時,這時候可以開戒。開戒的決定不是為便利自己,而是為利益眾生。

 例如,因為有「不殺生」的戒命,所以佛教徒崇尚素食,而中國的和尚和尼姑都是素食的。(但是日本和尚公開婚姻,吃魚吃肉,又喝酒,也不燒戒疤。[72])但是,中國的和尚也會「破齋」。淨空法師說﹕釋加牟尼當時所定的規條不再適合現代人,佛法講﹕「慈悲為本,方便為門」。[73]所以,死守規則是不必的。聖嚴法師也說﹕雖然佛教主張素食,但吃齋與否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不可親自去屠宰,也不可叫人為你去殺生,屠宰了買回來吃是可以的。[74]不但素食可「破」的,「不邪淫」亦然。聖嚴法師說﹕在五戒中有不殺生和不邪淫,但如果住在海島,除了捕魚就沒有其他維生辦法,或者貧困的婦女,只有賣淫一法,如果為了求生的理由,佛教並不要求他們放棄原來的行業才能歸依佛教;他們也沒有破戒之罪,但佛教鼓勵他們最好以後放棄。[75]

 基督徒都明白,得救不能靠守律法,如果硬性規定守律法,最後只有鬧笑話,上邊這些事情就是好例子。

 

 

傳流、分枝、經典

 從上邊的討論可見,佛教本身分歧甚大,彼此見解不同,派系甚多。

 釋伽一死,他的教團便分成保守派的「上座部」和革新派的「大眾部」。公元100年左右,佛教開始北傳與南傳。北傳(中、日、韓)成為大乘佛教系統。南傳(錫蘭、緬、泰)成為小乘佛教系統。「乘」是交通工具之意,大乘自稱很快能解脫生死輪迴而到達涅槃。現在仍有很多小乘僧人不稱小乘,而稱是「上座部」正傳。後來兩派人士開始「結集」,搜集釋伽的教導。但當時沒有紙張,只能口傳,所以佛教的道理,開始滲入很多後人的思想,[76]以致有很多派系從此二乘再分衍而出。

 主張小乘者,認為大乘非佛說;主張大乘者,以小乘為外道。大乘和小乘都相信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輪迴等主要信仰。但他們之間的解釋可能大有不同。一般而言,大乘比較唯心。唯心的意思就是說,一切宇宙間的事物都是內心的幻覺,並不實存。小乘不唯心,卻主張物質不滅,先有物質(色),然後才有精神(心),這是她和大乘最大的分別。[77]

 小乘相信只有一佛,他們不承認人人都能成佛,只有釋伽才能成佛,修道的人,頂多可以修到阿羅漢。[78]可是,大乘不但相信人人可以成佛,而且滿天神佛。他們的菩薩甚多,如釋伽牟利佛、地藏菩薩、觀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等。《佛藏經》記載,共有三十億釋伽佛、八千定光佛,六萬光明佛。[79]

 除了大乘和小乘外,還有顯教(非密教)和密教(密宗)之分。密宗就是神秘宗之意,因為他們的秘術特別多。顯教視密教為魔說,不清靜;密教視顯教為不究竟,不明白。

 除了派系繁多,思想不相容之外,佛經的不統一,也是佛教內部一大問題。

 釋伽在生,未曾寫過一字,死後其弟子搜集他的話,叫做「結集」,「結集」曾經發生過四次。第一次在釋伽死後三月;第二次在他死後百年之後;第三次在公元前250年;最後一次,在公元前70年。[80]每一本佛經開始的地方都有「如是我聞」,表示自己聽到「佛說的」,於是很多人也制造一些冒牌貨,只要加上「如是我聞」便可,所以出現了大量偽經。加上,早期的佛經是口傳的,所以各種傳各的,各信各的,所以不能保證沒有誤訛,從前的印度人又不注意歷史性考證,有時甚至不知不覺的把印度古文化中的傳說加進去。佛經一大堆,龔天民牧師說﹕「佛經量多質雜。」[81]

 佛教經典分三類﹕經典類(經藏)、戒律類(律藏)、註釋類(論藏)。佛經內容多有重復,而且有互相矛盾之處,這是佛僧和佛學專家所承認的。佛經的文字也有不同,有梵文寫的、藏文寫的、巴利文寫的。譯成漢文的藏經中有《般若經》、《華嚴經》、《法華經》、《涅槃經》、《阿彌陀經》等等。[82]

 中國人翻譯佛經,翻譯了一千年,大概翻譯了幾萬卷,現存的有三千多本五千多卷,聖嚴法師說﹕「到現在尚無法確切地列出那些是最主要的經典」。[83]

 

 

組織

佛教的僧侶叫做「僧伽」,又名比丘,俗稱和尚。女性則叫比丘尼,俗稱尼姑。未滿二十歲的男女僧人各有不同的名字,但七歲後才可以出家。在眾僧侶和信眾中,比丘掌大權。但有各種「重難」(如盜賊、性無能等等)則不得出家。出家時要受戒、剃髮,和守「十戒」,就是﹕不殺、不盜、不淫、不妄語、不飲酒、不奢華、不歌舞倡妓、不坐臥高床、不非時食(過中午後不食)、不帶金銀。比起其他佛教徒所需要守的五戒多了一倍。僧人的服裝叫做「袈裟」,是簡單、污穢、灰黑色的衣服,但現在的和尚卻穿紅和金色的禮服。[84]

 佛教敬拜的地方叫做佛堂,裡面常常擺設花、果、香等。花是代表「因」,水果是代表「果」,提醒人「因果」的道理;燈是代表智慧和光明;「香」代表戒定真香。[85]當然佛堂內必有偶像,佛教雖然自稱不相信偶像(菩薩聖像)就是菩薩本身,所以不是基督教所講的罪,他們不過是藉著聖像崇拜,而將信仰的力量覺通菩薩。[86]

 

 

佛教和基督教

 首先要知道,佛教給人的印像是悲觀、逃避、放棄、厭世概括十二因緣和四聖,人之所以到塵世受苦,是因為自己有欲望,而欲望乃來自和外界的接觸。那麼,是不是說,如果一個人和外界沒有接觸,或沒有欲望,對什麼事情都完全麻木,毫無感覺,人生就不再痛苦呢?又或者根本不生到世上,那就更好?難怪他們的最高境界是涅槃,是一個空無一物、沒有感覺,甚至沒有自我意識的地方。

 根據哲學的原則,要判斷一個世界觀的好壞,第一點是要問﹕人能否按照這一種世界觀來生活?例如,人不能依照虛無主義而活,因為,如果人真心接受虛無主義,他終會去自殺;如果人人接受虛無主義,這個世界就再沒有人類了。所以,虛無主義不是一個良好的世界觀。

 人真的能接受涅槃為最好的歸宿嗎?無論人的修行有多高深,他真的能擺脫所有欲望和感情,以至他不再感到痛苦嗎?(不執著和沒有感覺是兩回事)非常有趣,釋迦晚年,他的兩個大弟子都先他去世,這「使他感到落寂而悽愴」,對人說﹕「比丘們呀!自從 [他們]… …逝世以後,這個集會,對我而言,真是空虛不堪。不見他們兩人的面孔,使我寂寞愁傷。」[87]如果連釋迦自己都做不到完全沒有感覺,那又何況其他人呢?所以,這是一種不可能的世界觀。

 基督徒相信痛苦來自罪惡,不是因為人有感覺。感覺可以是良好和快樂的,不一定是痛苦的。普通常理也這樣告訴我們。一個沒有罪惡的地方就沒有痛苦,所以耶穌來,是解決人的罪的問題,沒有罪惡的地方才是天堂去。 

基督賜人力量面對人生痛苦,而不是逃避。耶穌告訴我們,在世界上人有苦難,但在祂裡面有平安(約十四-十六)。聖經說﹕「神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腓四7)這樣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無疑是勝一籌的。

 此外,我們也要問,佛教徒果真願意進入涅槃嗎?涅槃是一個美好的地方嗎?基督徒不但能面對痛苦,而且死後,還可以和主耶穌同在,永享天堂的福樂。在那裡,「神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啟廿一4)淨土宗之所以大受歡迎,乃因據說阿彌陀佛可以帶人到西方極樂世界,不是涅槃。西方淨土,雖然很接近聖經中的天堂,但畢竟是根據物質世界的想像。任何人願意讀聖經的話,都可以看得出這一點。

 最重要的還是,我們必須問,涅槃是真的嗎?抑或西方極樂世界才是真的?既然二者互相矛盾,就不可能同時都是真的。到底基督教和佛教那一個可信?聖經可信,因為它有很多證據。佛經可信嗎?哪一本佛經才可信?就這一點,人已經不能決定,即使和尚們的意見都不一致。

 即使有一本能完全代表釋伽牟尼教導的佛經,人又如何相信他在菩提樹下四十天禪坐,所悟得的道理,就是真理?他的真理是怎樣得來的?真理可藉進入冥想得來?這一切我們都不能不懷疑,恐怕這不過是一個未經證實的前設,是釋伽受了當時印度教的影響而有的觀念。如果這一點不能確立,整個佛教的教導就得被質疑。無論如何,禪坐或冥想,和現在的新紀元技術無異。但為何不見今天其他冥想的人,能悟到跟釋伽一樣的道理?

 此外,基督教的聖經乃是上帝的默示,非人冥想悟道的產品。至於怎樣知道聖經是上帝的啟示,請見列舉基督教證據的各文章。

 談到證據,佛教徒很可能使用佛教歷史上各種神通(超自然事情)作為佛教的證據。然而,世界上有那個宗教沒有神通的?顯教雖然藐視密教,但密教的神通比顯教多,那就證明神通本身並非證據。即使一定要談神通,基督的復活豈不是最大的神通嗎?聖經裡的神通(神蹟)多的是。

 所以,無論從任何角度去思想、去比較,人都應該選擇基督教,不是佛教。

 

 



[1] 龔天民,《「認識佛教」講座》(台北﹕校園書房,1995年),p.24-27[2]南懷瑾,《中國佛教發展史略述》(台北﹕古老文化事業,1999年),p.44-45[3]同上,p.47[4]同上, p.47-49[5]取自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2004年四月網版,http://www.blia.org.tw/education/03/03-b01.htm [6]南懷瑾,《中國佛教發展史略述》,p.56[7]龔天民,《「認識佛教」講座》,p.32-34[8]南懷瑾,《中國佛教發展史略述》,p.85[9]同上,p.61-68[10]同上,p.71-72[11]林世敏,《佛教的精神與特式》(Moraga,CA:大覺蓮社,民國75年),p.103[12]淨空法師,《認識佛教﹕幸福美滿的教育》(台南﹕台南淨宗學會,民84年),p.3-4[13]林世敏,《佛教的精神與特式》,p.104-05[14]同上,p.14[15]同上,p.9[16]龔天民,《「認識佛教」講座》,p.81[17]聖嚴法師,《正信的佛教》(中報,1987年),p.8[18]淨空法師,《認識佛教﹕幸福美滿的教育》,p.74[19]同上,p.19[20]聖嚴法師,《正信的佛教》,p.177[21]淨空法師,「認識佛教」(一九九0年講于新加坡)( http//www.mahayana.us/sutra/books/0363.htm  )。[22] 釋淨空,《認識佛教》(台北﹕佛陀教育基金會),p. 7[23]聖嚴法師,《正信的佛教》,p.30[24]林世敏,《佛教的精神與特式》,p.18[25]聖嚴法師,《正信的佛教》,p.30[26]同上,p.55[27]同上,p.68[28]同上,p.29[29] Digha Nikaya 22 Maha-satipatthana Sutta (巴利經藏長部第二十二卷),(https://www.accesstoinsight.org/tipitaka/dn/dn.22.0.than.html )。  [30]取自「圓覺宗」網版http://www.obf.org.tw/new/intro1/master_03_04_26.htm   2004年四月)[31] 龔天民,「認識佛教」講座》,p. 73[32]「圓覺宗」網版。[33]同上。[34]同上。[35]同上。[36]同上。[37]同上。[38]同上。[39]同上。[40]同上。[41]聖嚴法師,《正信的佛教》,p.49-54[42]同上,p.51-54[43]陳瓊璀,「三法印」(www.buddhismmiufa.org.hk/buddhism/general/threeseal.htm , Dec 2005.);于凌波著,人間佛陀及其基本教理(Bronx, NY﹕美國佛教會,2003),第七講;《佛學入門》(佛陀教育基金會),頁131-34[44] Digha Nikaya 22 Maha-satipatthana Sutta (巴利經藏長部第二十二卷),(https://www.accesstoinsight.org/tipitaka/dn/dn.22.0.than.html )。 [45]取自﹕佛教正法維護網( http://www.buddhasasana.org/8path.htm ),2004年四月.[46] 同上。[47]同上。[48]同上。[49]同上。[50]同上。[51]同上。[52]同上。[53]聖嚴法師,《正信的佛教》,p.47-49[54]龔天民,《「認識佛教」講座》,p.41-44[55] 龔天民,「認識佛教」講座》,p.36-42[56]佛教正法維護網。[57]宣化上人講,「西方極樂是君家」(http://book.bfnn.org/books2/1851.htm#a104 )。[58]龔天民,《「認識佛教」講座》,p.140-46[59]龔天民,《「認識佛教」講座》,p.28-31http://home.kimo.com.tw/taiwan0s/new286.htm, 十二月,2005年。[60]龔天民,《佛教的研究及批判》,第一集(台北﹕道聲,1998年),p.57-60[61]龔天民,《「認識佛教」講座》,p.28-31[62]聖嚴法師,《正信的佛教》,p.82-83[63] 定真編寫,《靜坐》(New York: The Buddhist Associ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美國佛教會 ),p. 49-50[64]南懷瑾,《中國道教發展史略》(台北﹕老古文化,1995),p.41-42[65]聖嚴法師,《正信的佛教》,p.85-86[66]南懷瑾,《中國佛教發展史略述》,p.192[67]聖嚴法師,《正信的佛教》,p.66-67[68]南懷瑾,《中國佛教發展史略述》,p.66[69]林世敏,《佛教的精神與特式》,p.49-51[70] http://buddhapark.myweb.hinet.net/Series/Buddhism/buddhism-10.htm 2005 12 [71]聖嚴法師,《正信的佛教》,p.23[72]龔天民,《佛教的研究及批判》,第一集,p.93[73]淨空法師,《認識佛教﹕幸福美滿的教育》,p.70-71[74]聖嚴法師,《正信的佛教》,p.24-25[75]同上,p.35[76]龔天民,《「認識佛教」講座》,p.49-51[77]同上,p.71-74[78]同上,p.69-7082-83[79]同上,p.76-77;淨空法師,《認識佛教﹕幸福美滿的教育》,p. 34[80]聖嚴法師,《正信的佛教》,p. 144-146[81]龔天民,《「認識佛教」講座》,p.54[82]同上,p.54-58[83]聖嚴法師,《正信的佛教》,p.146-47[84]龔天民,《「認識佛教」講座》,p.59-62[85]淨空法師,《認識佛教﹕幸福美滿的教育》,p.200-01[86]聖嚴法師,《正信的佛教》,p.68[87] 于凌波著,《人間佛陀及其基本教理》(Bronx, NY﹕美國佛教會,2003),p. 191-193

 

 

 

 

 

回《為真道爭辯》主頁

回主頁